關於醫家<秦大任>的簡介
雲端中醫編輯組 - 最後更新:2024-01-15
名詞介紹
秦大任(1747年-1811年),字顯揚,號東皋,中州朝歌(今河南淇縣)人。清代醫家。初習儒,貢生。後立志於醫,臨證四十餘年,經驗頗豐,治則多良效。著《醫貫輯要》十二卷(1811年)。
秦大任是清代著名的醫學家,他出生於河南淇縣,自幼好學,曾經考取貢生,但後來卻放棄了科舉,專心研究醫學。他臨床經驗豐富,治病多有良效,著有《醫貫輯要》十二卷,是一部重要的中醫學著作。
《醫貫輯要》十二卷是秦大任的代表作,全書分為上、中、下三卷,上卷主要講述中醫基礎理論,中卷主要講述中醫診斷和治療方法,下卷主要講述中醫藥方。這部著作內容豐富,論述精闢,對後世的中醫學研究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秦大任是一位傑出的中醫學家,他一生致力於中醫學的傳承和發展,為中醫學的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他的著作《醫貫輯要》十二卷是一部重要的中醫學著作,對後世的中醫學研究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以下是《醫貫輯要》十二卷中的一些精彩論述:
- 論述中醫基礎理論:
夫醫之道,必先明其理,而後能治其病。蓋人之生,有形有氣,形者,陰也;氣者,陽也。陰陽相合,則生;陰陽相離,則死。故醫之道,必先明陰陽之理,而後能治病。
- 論述中醫診斷方法:
夫診之道,必先察其色,而後能知其病。蓋人之色,有表有里,表者,外也;里者,內也。外表之色,可見而知;內里之色,不可見而知。故醫之道,必先察其色,而後能知其病。
- 論述中醫治療方法:
夫治之道,必先明其法,而後能治其病。蓋人之病,有表有里,表者,外也;里者,內也。外表之病,可治而易;內里之病,難治而難。故醫之道,必先明其法,而後能治其病。
秦大任的《醫貫輯要》十二卷是一部重要的中醫學著作,對後世的中醫學研究產生了很大的影響。他的論述精闢,對中醫學的基礎理論、診斷方法和治療方法都有很深刻的見解。他的著作對後世的中醫學研究產生了很大的影響,是一部值得研究和學習的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