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醫家<程從周>的簡介
雲端中醫編輯組 - 最後更新:2025-07-06
名詞介紹
程從周(字茂先),明末著名醫家,原籍古歙(今安徽歙縣),後遷居蕪湖。早年習儒,後轉攻醫術,潛心鑽研《內經》《傷寒論》等經典,並遊歷江浙地區二十餘載,遍訪名師,博採眾長。其醫術以辨證精準、用藥靈活著稱,尤擅內科雜病與溫病調治,後於揚州行醫,臨床療效卓著,求診者眾。
程氏重視醫案記錄,於崇禎五年(1632年)將生平診治驗案整理成《程茂先醫案》一書。該醫案集中體現其學術思想與臨床特色:
- 辨證重氣機升降:承襲李東垣脾胃學說,強調「脾胃為氣血之本」,處方常以調和中焦為樞紐,善用補中益氣、升陽舉陷之法,並結合江南濕熱地域特點,兼顧化濕清熱。
- 溫病治療前瞻性:雖處溫病學派成形前期,其醫案已見對「熱邪傷陰」的細膩處理,如以生地、麥冬等滋陰生津,配合黃芩、梔子清熱透邪,反映明末醫家對外感熱病的創新見解。
- 脈診與症狀互參:書中詳載脈象變化與病症關聯,如「弦數脈主肝鬱化火」「沉細脈伴溲赤」等辨析,凸顯其「脈證合參」的診斷嚴謹性。
程氏醫案不僅記錄成功治驗,亦收錄誤治反思,如誤辨虛實導致病情反覆之例,展現明代醫家實事求是的治學態度。其學術融匯丹溪養陰與東垣補土之長,對清代江南醫家影響深遠,亦為研究明末溫病理論演進的重要文獻。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