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詞典》解釋「青風」的意思

雲端中醫編輯組 - 最後更新:2025-07-19

名詞介紹


青風

一、春季當令之風
在中醫理論中,青風為春季當令之風,即春風。根據五行學說,春季屬木,對應五色中的「青」,故稱「青風」。《靈樞·論勇》記載:「春青風,夏陽風」,說明青風為春季特有的自然氣候現象。春季陽氣升發,萬物生發,此時風氣通於肝,肝主疏泄,與春氣相應。若青風調和,則有助於人體氣血暢達;若風邪過盛或人體正氣不足,則可能引動肝風,導致頭目眩暈、肢體麻木等病症。

二、病證名:青風內障
青風亦為中醫眼科病證名,屬五風內障之一,即青風內障。此症多因肝鬱氣滯、肝腎陰虛或風火上擾所致,其特點為眼壓漸升、視野缺損,最終可能導致目盲。

  1. 病因病機

    • 肝鬱化火:情志不遂,肝氣鬱結,久而化火,上攻目竅。
    • 肝腎陰虛:陰虛不能制陽,虛火上炎,灼傷目絡。
    • 風痰上擾:脾虛生痰,肝風內動,風痰互結,阻塞目絡。
  2. 臨床表現

    • 早期症狀輕微,可見視物模糊、眼脹微痛,或見虹視(視物如隔雲霧)。
    • 病情進展後,瞳神散大,氣色混濁,呈淡青色,視野逐漸縮窄。
    • 晚期可致視力嚴重受損,甚至失明。
  3. 治法與方藥

    • 疏肝解鬱:方用丹梔逍遙散加減,適用於肝鬱化火者。
    • 滋補肝腎:方選杞菊地黃丸明目地黃丸,針對肝腎陰虛證。
    • 熄風化痰:如半夏白朮天麻湯,適用於風痰上擾型。

三、與其他風證的區別
青風內障與綠風內障烏風內障等同屬五風範疇,但病因與表現各異:

  • 綠風內障:發病急驟,眼壓驟升,瞳神散大呈綠色,多因肝膽火熾。
  • 烏風內障:瞳神氣色昏濁如烏雲,常與腎虛相關。

青風內障病程較緩,早期易被忽視,故中醫強調「上工治未病」,需注重調理肝腎、疏暢情志,以防病勢深入。

四、古籍參考
《證治準繩·雜病·七竅門》詳述青風內障:「視瞳神內有氣色昏蒙,如青山籠淡煙也。」《目經大成》亦指出其病機與肝腎虧損、氣血失和密切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