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詞典》解釋「青黑紋」的意思
雲端中醫編輯組 - 最後更新:2025-07-19
名詞介紹
青黑紋
青黑紋為中醫診斷學名詞,特指小兒食指絡脈呈現青色兼紫黑之象。此徵候多見於小兒食指風關、氣關或命關之絡脈,屬中醫「望指紋」診法範疇。
中醫病機分析
- 邪氣閉郁,血絡瘀阻
青黑紋的形成,主因風熱邪氣深重,內竄經絡,導致氣血運行不暢,血絡瘀滯。青色屬肝,主風、主痛;紫黑為瘀血重證,提示邪熱熾盛,氣血壅塞,甚則傷陰耗血。此象多見於急重證候,如驚風、熱極生風或溫病入營血階段。 - 臟腑病變關聯
小兒食指絡脈分三關:風關病輕,氣關病進,命關病危。若青黑紋現於命關,常提示邪氣深入臟腑,尤與心肝兩臟相關。肝主筋,風熱動肝則筋脈拘急;心主血脈,熱陷心包則神昏譫語,皆可反映於絡脈色變。 -
辨證要點
- 色澤深淺:青黑隱隱為邪初入絡;色深紫黑為瘀熱互結。
- 紋路形態:紋絡粗直為實熱;細曲纏繞為虛中夾瘀。
- 兼見症狀:多伴高熱、抽搐、煩躁不寧,或見斑疹隱隱。
歷史文獻佐證
《小兒藥證直訣》提及「指紋青黑,急驚風候」,強調此徵與肝風內動之關聯。明代《幼科發揮》進一步指出:「紫黑為熱極,青黑為風痼」,說明其病機多端,然總屬危候。
臨床意義
青黑紋為中醫急症辨證重要指標,反映邪正交爭劇烈,需結合四診合參,辨析病位深淺及臟腑虛實。其出現往往提示病情急驟,需及時介入治療,以疏風清熱、涼血化瘀為大法。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