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醫家<程充>的簡介

雲端中醫編輯組 - 最後更新:2025-07-06

名詞介紹


程充(1433-1489年),字用光,號後庵居士,明代休寧(今屬安徽)人。其人以儒通醫,尤精於醫理,為丹溪學派之重要傳承者。

程充深研朱震亨(丹溪)之學說,然見丹溪門人所輯諸書,如《丹溪心法》等,因輾轉傳抄、門人增補,內容多有重複駁雜之處,恐失丹溪本義。遂博採丹溪親傳弟子之著作,並參校丹溪曾孫朱賢家藏珍本,詳加考訂,去蕪存菁,重編《丹溪心法》,於成化十七年(1481年)刊行。此書條理明晰,貼近丹溪原旨,成為後世研習丹溪學說之重要文獻。

丹溪之學,以「陽常有餘,陰常不足」為核心,主張滋陰降火,善用知母、黃柏等藥,創「滋陰派」。程充承其緒,重視氣血調和與陰陽平衡,於臨證中強調辨證論治,尤擅內傷雜病之調理。其校訂《丹溪心法》,不僅保存丹溪醫論精華,更使丹溪學說得以系統化,影響明代以降醫家甚鉅。

程充之貢獻,在於整理醫籍以存真,使丹溪之學免於散佚混淆,為中醫學術傳承之典範。其儒醫兼通之背景,亦反映明代醫家「以儒釋醫」之風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