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詞典》解釋「青瘕」的意思

雲端中醫編輯組 - 最後更新:2024-01-15

名詞介紹


青瘕,病名。聚在兩脅的瘕證。八瘕之一。以兩脅為肝之分野,肝色青,證見氣沖不定,瘕聚無形,故名。

《雜病源流犀燭.積聚症瘕痃癖痞源流》:「青瘕聚在左右脅下,藏於背膂,上至肩胛,其苦腰下急痛,腹下氣沖,面色黃,四肢腫,二便難,喜唾涎,不可多食。」

《類證治裁.痃瘕症瘕諸積論治》:「青瘕,新產浴早風襲,瘕聚左右脅,崩中不禁,下青汁,用坐導戎鹽散。」

參見瘕、症瘕、八瘕等條。

青瘕的症狀表現為:

  • 兩脅下脹痛,可向背部放射,或伴有腰痛。
  • 面色發黃,四肢腫脹。
  • 二便不利,大便秘結,小便不暢。
  • 喜唾涎,口中發苦。
  • 食欲不振,消瘦乏力。

青瘕的治療方法主要包括:

  • 清熱利濕。
  • 活血化瘀。
  • 健脾益氣。

青瘕的預防方法主要包括:

  • 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避免過度勞累。
  • 注意飲食衛生,不吃生冷油膩的食物。
  • 適當鍛鍊身體,增強體質。

如果出現青瘕的症狀,應及早到醫院就診,以免延誤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