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詞典》解釋「青龍探爪」的意思
雲端中醫編輯組 - 最後更新:2025-07-19
名詞介紹
青龍探爪
青龍探爪為傳統中醫導引功法之一,源自《易筋經》,屬形體鍛鍊與氣血調和之術。其動作設計融合經絡理論與筋骨舒展,旨在疏通手三陰、手三陽經脈,並調理肝膽之氣,符合中醫「筋柔則氣順」的養生原則。
功法要領
- 起式:雙足平行開立,與肩同寬,兩手握拳固於腰際,拳心向上,意守丹田,使氣沉腰脊。
- 轉體探爪:上體向左或右側轉動,同時一臂沿胸壁緩伸向對側,五指漸次舒展成爪形(掌心朝上),牽引脅肋部足厥陰肝經與足少陽膽經。此時肩背需鬆沉發力,與《內經》「緩節柔筋而心和調」之理相合。
- 旋臂下探:手臂內旋使掌心轉向地面,配合上體前俯,掌尖繞過膝蓋外側,形似龍爪探物。動作需連貫如抽絲,以刺激手太陰肺經之列缺穴及足少陽經之陽陵泉。
- 收式:屈指握拳,藉腰力帶動臂膀回抽至腰側,氣歸原處,完成一側導引後換邊重複。
中醫理論基礎
- 經絡效應:此式通過轉體伸展調動帶脈,促進任督二脈氣機交接;前俯動作可疏通膀胱經背俞穴,強化臟腑氣化功能。
- 五行應象:「青龍」屬東方木象,對應肝膽系統。爪為筋之餘,探爪動作能疏泄肝鬱、柔緩筋急,符合《黃帝內經》「春三月,此謂發陳」之養肝法。
- 氣血調和:旋臂翻掌之勢可開闔手三陰三陽經,使營衛之氣貫注肢末,改善「不通則痛」之痺症。
此功法兼具「導氣令和,引體令柔」之效,為傳統中醫「動以養形,靜以養神」的具體實踐。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