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詞典》解釋「青為風」的意思
雲端中醫編輯組 - 最後更新:2025-07-19
名詞介紹
中醫名詞「青為風」詳解
「青為風」乃中醫診斷學中「五色主病」理論之重要概念,屬五行學說與臟象理論之結合。青色於五行屬木,與肝相應,而肝主風,故青色為風病之外顯徵象,臨床多見於肝風內動或外感風邪所致之病證。
理論基礎
- 五色配屬:
中醫以青、赤、黃、白、黑五色對應五臟(肝、心、脾、肺、腎)與五行(木、火、土、金、水)。《靈樞・五色》云:「青為肝,赤為心,白為肺,黃為脾,黑為腎」,青色歸屬肝木系統,反映肝之生理病理變化。 - 肝與風之關係:
肝為風木之臟,主疏泄、藏血,其性主動。《素問・陰陽應象大論》言:「風氣通於肝」,肝氣亢逆或陰血虧虛時,易化生內風,表現為眩暈、抽搐等症;外感風邪亦常先犯肝經。
臨床表現
青色主病可分為外風與內風兩類:
- 外風證候:
如小兒急驚風,因外邪化熱生風,見面青唇紫、目睛上視;或風寒客於經絡,見面色青白伴關節疼痛。 - 內風證候:
- 肝陽化風:高熱或肝陽上亢者,面青肢搐,兼見頭痛項強,如《小兒藥證直訣》所述「青者驚積不散」。
- 血虛生風:久病血虧,肝失所養,虛風內動,見面色青灰、肌肉瞤動。
- 癇證發作:如《望診遵經》所言「面青吐沫,卒不知人」,乃肝風挾痰上擾神明所致。
望診要點
-
部位辨證:
- 目周青黯:肝風上擾於目,主驚風或失眠。
- 鼻樑青筋:小兒脾胃虛弱,木旺乘土,易發驚搐。
- 唇甲青紫:心血瘀阻,肝風欲動之兆。
-
色澤深淺:
青而晦暗多屬寒凝或瘀血;青而泛紅為風熱;青黃相間則提示肝脾不和。
古籍佐證
- 《醫宗金鑒・四診心法》:「青屬肝木,主風主驚。」
- 《小兒衛生總微論方》:「青色在左頰屬肝,為驚為風。」
與他證鑑別
- 赤為火:面赤多屬心火,與肝風面青之熱極生風有別。
- 黑為寒:腎寒之色沉黑,與肝風之青而動盪不同。
此理論貫穿中醫「司外揣內」診斷思維,透過外顯色澤推斷內在病機,為辨證論治之重要依據。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