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詞典》解釋「清涼透邪」的意思

雲端中醫編輯組 - 最後更新:2024-01-15

名詞介紹


清涼透邪是中醫治療溫病的一種方法,主要通過使用寒涼解毒藥物來透邪於外,使邪氣從汗孔排出,從而緩解相應症狀。適應證是溫病初起,症狀表現為發熱、口渴、小便黃、無汗、苔黃、脈數。

常用的方藥包括:

  • 銀翹散:由金銀花、連翹、薄荷、竹葉、淡豆豉、甘草組成,具有清熱解毒、透邪外出的功效。
  • 竹葉石膏湯:由竹葉、石膏、知母、甘草組成,具有清熱瀉火、生津止渴的功效。
  • 鮮蘆根湯:由鮮蘆根、石膏、連翹、竹葉、淡豆豉、綠豆皮組成,具有清熱解毒、透邪外出的功效。

在使用清涼透邪的方藥時,需要注意以下事項:

  • 寒涼藥物容易損傷脾胃,因此在使用清涼透邪的方藥時,要注意保養脾胃。
  • 注意辨證施治,避免濫用清涼透邪的方藥。
  • 避免與其他寒涼性藥物同時使用,以免增加體內寒氣。

總而言之,清涼透邪是一種中醫治療溫病的方法,但在使用時需要謹慎施用,並注意身體狀況和辨證施治的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