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詞典》解釋「程讓光」的意思

雲端中醫編輯組 - 最後更新:2025-07-06

名詞介紹


程讓光

程讓光,清代官吏,新安(今安徽徽州地區)人,博通經史,兼精醫藥,尤擅外科。其性好結交名醫,常與醫林同道論古證今,探討醫理,並廣收醫籍秘本,精選驗方,親身試效,終匯纂成《外科秘授著要》(1771年),為清代外科重要文獻之一。

學術特色

程氏治瘡瘍,主張「以消痰為主,佐以下氣」,此論源自中醫「痰瘀互結」之病機觀。中醫認為,痰濕凝滯、氣機阻滯為瘡瘍常見成因,痰凝則血瘀,瘀久化熱,腐肉成膿。程氏強調「治痰先理氣」,蓋因氣行則痰消,故方中常配伍陳皮、半夏、茯苓等化痰藥,佐以枳殼、香附等行氣之品,使氣順痰消,瘡瘍自平。

《外科秘授著要》之貢獻

該書輯錄諸家外科精要,並載程氏臨證心得,其方藥多具實效,如治癰疽初起,善用「消痰散結湯」(擬名),以浙貝母、天花粉化痰散結,輔以青皮、柴胡疏肝理氣,體現其「痰氣並治」之思路。另載外治之法,如膏藥貼敷、藥線引流等,反映清代外科技術之發展。

與新安醫學之淵源

新安醫家素重臨證實效,程讓光承此傳統,其學術受汪機、吳崑等前輩影響,融合內治與外治,且注重地域用藥特色,如徽州地道藥材黃山茯苓、歙縣白朮等,皆見於其方中。

程氏之術,不僅豐富中醫外科理論,更為後世提供寶貴臨床參考,堪稱清代新安醫家中之外科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