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詞典》解釋「清明」的意思
雲端中醫編輯組 - 最後更新:2024-01-15
名詞介紹
清明,寒涼而晴朗。指秋令的自然氣候景觀。《素問.六元正紀大論》:「金髮而清明。」
清明,二十四節氣之一。《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三月節,自雨水後十五日,斗指乙,太陽在辰,為清明。時萬物皆潔齊而清明,蓋時當春分後,氣溫上升,雨水增多,清明風光明媚,萬物生長。」
清明節,是二十四節氣之一,也是我國重要的傳統節日。清明節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上古時代的寒食節。寒食節是為了紀念春秋時期晉國的介子推。介子推是晉文公重耳的忠臣,他不忍重耳受苦,便投身於大火之中。晉文公感念介子推的忠義,下令在介子推投身之處,每年不生火,不舉炊,只吃冷食,稱為寒食節。後來,寒食節逐漸演變為清明節。
清明節的習俗,主要有掃墓、踏青、植樹、放風箏等。掃墓是清明節最重要的習俗,人們會在清明節這天,到先人的墓地掃墓,祭拜先人。踏青是清明節的另一個重要習俗,人們會在清明節這天,到郊外踏青,放鬆身心。植樹也是清明節的習俗之一,人們會在清明節這天,到公園或山林中植樹,美化環境。放風箏也是清明節的習俗之一,人們會在清明節這天,放風箏,祈求風調雨順。
清明節是個充滿人文情懷的節日,它既有對先人的緬懷,也有對自然的讚美。清明節,是一個值得紀念的節日。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