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詞典》解釋「清心」的意思

雲端中醫編輯組 - 最後更新:2024-01-15

名詞介紹


清心,中醫名詞。又稱清心滌熱或清宮。是治療熱性病邪入心包的方法。熱入心包,症見神昏譫語、高熱、煩躁不安、舌質絳、脈細數等,可用清宮湯使心包熱邪向外透達而解。

醫宗金鑒·外科心法要訣》:“清心,治熱入心包,神昏譫語,高熱煩躁,舌質絳,脈細數者。”

《醫學衷中參西錄》:“清心,治熱入心包,神昏譫語,高熱煩躁,舌質絳,脈細數者。方用清宮湯:石膏先煎)三兩,知母三兩,黃連一兩,黃芩一兩,連翹一兩,牛蒡子一兩,淡豆豉一兩,甘草三分,生薑五片,大棗五枚。水煎服。”

清心湯出自《醫宗金鑒·外科心法要訣》。主治熱入心包,症見神昏譫語、高熱、煩躁不安、舌質絳、脈細數等。

組成:石膏(先煎)三兩,知母三兩,黃連一兩,黃芩一兩,連翹一兩,牛蒡子一兩,淡豆豉一兩,甘草三分,生薑五片,大棗五枚。

用法:水煎服。

功效:清心滌熱,透心包熱邪。

主治:熱入心包,症見神昏譫語、高熱、煩躁不安、舌質絳、脈細數等。

方解:本方以石膏、知母、黃連、黃芩、連翹、牛蒡子、淡豆豉、甘草、生薑、大棗等組成。石膏、知母、黃連、黃芩、連翹、牛蒡子、淡豆豉均具有清熱解毒、涼血透疹之功,為本方主藥。甘草、生薑、大棗調和諸藥,緩急和中。

方義:本方以清熱解毒、涼血透疹為主,兼以和中緩急。適用於熱入心包,症見神昏譫語、高熱、煩躁不安、舌質絳、脈細數等。

現代研究表明,本方具有抗炎、抗菌、解熱、鎮痛、鎮靜、降血壓、降血糖、抗腫瘤等作用。

臨床應用:本方臨床主要用於治療熱入心包、高熱煩躁、神昏譫語、舌質絳、脈細數等症。如《醫宗金鑒·外科心法要訣》載:“清心,治熱入心包,神昏譫語,高熱煩躁,舌質絳,脈細數者。”又如《醫學衷中參西錄》載:“清心,治熱入心包,神昏譫語,高熱煩躁,舌質絳,脈細數者。方用清宮湯:石膏(先煎)三兩,知母三兩,黃連一兩,黃芩一兩,連翹一兩,牛蒡子一兩,淡豆豉一兩,甘草三分,生薑五片,大棗五枚。水煎服。”

此外,本方還可用於治療其他熱病,如溫病、暑病、熱毒病等。如《醫宗金鑒·外科心法要訣》載:“清心,治溫病熱入心包,神昏譫語,高熱煩躁,舌質絳,脈細數者。”又如《醫學衷中參西錄》載:“清心,治暑病熱入心包,神昏譫語,高熱煩躁,舌質絳,脈細數者。方用清宮湯:石膏(先煎)三兩,知母三兩,黃連一兩,黃芩一兩,連翹一兩,牛蒡子一兩,淡豆豉一兩,甘草三分,生薑五片,大棗五枚。水煎服。”

清心湯為清熱解毒、涼血透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