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醫家<丘浚>的簡介
雲端中醫編輯組 - 最後更新:2025-07-06
名詞介紹
丘浚(一作邱浚),字仲深,號瓊台,明代瓊山(今屬海南)人。其人不僅為朝廷重臣,官至文淵閣大學士、直內閣,更因旁通醫術而留名醫史。丘氏精研典籍,涉獵廣泛,曾遍覽三十六家醫書,擷取其中效驗良方,編纂成《群書抄方》一卷,為明代方書之重要文獻。
學術背景與醫學貢獻
丘浚雖非專職醫家,然其醫學造詣體現於《群書抄方》之編撰。該書輯錄諸家醫方,反映其對臨床實證之重視。明代醫學風氣注重實用,丘氏此舉正契合當時「博採眾方、以驗為準」之潮流。書中所載方劑,或源自《千金方》《太平惠民和劑局方》等經典,經其甄選,強調「簡便效廉」,尤適於民間疾療需求。
中醫理論之融會
丘浚對中醫理論亦有涉獵。明代醫界受金元四大家影響,寒涼、攻邪、補土等學說並行。丘氏採方時,兼顧各派之長,如選錄李東垣補中益氣之法,亦納朱丹溪滋陰降火之方,展現其兼容並蓄之態度。此外,書中或涉及「臟腑辨證」「氣血調和」等理論,反映其對中醫整體觀之理解。
《群書抄方》之特色
此書雖非宏篇巨帙,然內容精要,多為臨床常見病證之方,如風寒外感、脾胃失調、痰飲內停等。其方劑組成多遵循「君臣佐使」配伍原則,且注重藥性平和,避免峻烈之品,符合明代溫補學派之傾向。部分方劑更結合嶺南地域特色,針對濕熱瘴癘之用藥,可見丘氏對地方性疾病之關注。
歷史定位
丘浚以儒入醫,承襲宋代士人「通醫為孝」之傳統,其醫學實踐彰顯文人涉醫之時代風尚。《群書抄方》雖流傳不廣,然作為官員私撰之醫籍,反映醫學知識在士階層之普及,亦為明代方劑學發展之縮影。其整合百家之長、注重實效之精神,對後世民間醫方整理具啟發意義。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