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詞典》解釋「秋時晚發」的意思

雲端中醫編輯組 - 最後更新:2024-01-15

名詞介紹


秋時晚發,病名。伏天感受暑邪,於秋後發病。即伏暑。《時病論》卷五:「伏天所受之暑者,其邪盛,患於當時,其邪微,發於秋後,時賢謂秋時晚發,即伏暑之病也。」其證脈必滯,舌必膩,脘痞氣塞,渴悶煩冤,每至午後則甚,入暮更劇,熱至天明得汗,則諸恙稍緩。詳伏暑條。

秋時晚發,是指伏天感受暑邪,於秋後發病的一種病症。其臨床表現為:脈必滯,舌必膩,脘痞氣塞,渴悶煩冤,每至午後則甚,入暮更劇,熱至天明得汗,則諸恙稍緩。

秋時晚發的病因,主要是由於伏天暑熱之邪,伏於人體,久而不散,至秋後,暑邪復感外邪,內外合邪,相互作用,遂發為本病。

秋時晚發的發病機理,主要是由於暑熱之邪,蘊結於體內,久而不散,耗傷津液,損傷陰液,導致陰陽失調,氣血不和,而發為本病。

秋時晚發的臨床表現,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 脈必滯:脈象沉細,或沉而無力,或沉而遲緩。
  2. 舌必膩:舌苔白膩,或厚膩,或乾燥而膩。
  3. 脘痞氣塞:脘腹脹滿,不思飲食,或噯氣頻作,或呃逆不止。
  4. 渴悶煩冤:口渴欲飲,但飲水不解渴,或煩躁不安,或心煩意亂。
  5. 每至午後則甚:症狀多在午後加重,入暮更劇。
  6. 熱至天明得汗:至天明時,可自汗出,汗出後,諸恙稍緩。

秋時晚發的診斷,主要根據患者的臨床表現,結合病史,可以做出診斷。

秋時晚發的治療,以清暑解熱,和胃化痰為主。常用方藥有:

  1. 三伏茶:鮮荷葉30克,鮮竹葉30克,鮮茅根30克,鮮薄荷15克,甘草10克。水煎服,每日1劑,分2次服。
  2. 清暑益氣湯:生石膏30克,知母15克,黃連10克,黃芩10克,鮮荷葉30克,鮮竹葉30克,鮮茅根30克,鮮薄荷15克,甘草10克。水煎服,每日1劑,分2次服。
  3. 三仁湯:杏仁10克,白蔻仁10克,厚朴10克,陳皮10克,甘草10克。水煎服,每日1劑,分2次服。

秋時晚發的預防,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 注意飲食調節,夏季宜清淡飲食,少食辛辣、油膩、生冷之物。
  2. 注意休息,保證充足的睡眠。
  3. 適當鍛鍊,增強體質。
  4. 避免在高溫、高濕環境中長時間工作或活動。
  5. 一旦出現症狀,應及早就醫,以免延誤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