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詞典》解釋「求子」的意思
雲端中醫編輯組 - 最後更新:2025-07-06
名詞介紹
求子
求子,婦科名詞,出自《備急千金要方》卷二,亦稱「求嗣」,指婦女因不孕而尋求生育,或期望孕育男嗣之願望。中醫認為,生育能力與人體臟腑氣血、經絡調和密切相關,尤其以腎氣、天癸、衝任二脈為關鍵。
中醫理論基礎
-
腎氣與天癸
- 《黃帝內經》云:「女子二七而天癸至,任脈通,太衝脈盛,月事以時下,故有子。」說明腎氣充盈、天癸成熟為受孕之本。腎主生殖,藏精,若腎氣虛衰,天癸不足,則難以成孕。
- 男子則以「腎藏精」為主,精氣充沛方能育嗣,故求子亦需調理男方腎氣。
-
衝任二脈
- 衝脈為「血海」,任脈主胞胎,二脈氣血調和,月經正常,方能攝精成孕。若衝任失調,常見月經不調、崩漏、閉經等,影響生育。
-
氣血與子宮
- 子宮(胞宮)為孕育之所,需氣血充盈。氣虛則推動無力,血虛則胞宮失養,痰濕或瘀血阻滯亦會妨礙胎孕。
常見證型與調理方向
-
腎虛證
- 腎陽虛:畏寒肢冷、腰膝酸軟、性慾淡漠,宜溫補腎陽,方如右歸丸。
- 腎陰虛:潮熱盜汗、經量少色紅,宜滋腎填精,方如左歸丸。
-
肝鬱氣滯
- 情志不遂致氣機鬱結,月經先後不定、經前乳脹,宜疏肝解鬱,方如逍遙散。
-
痰濕內阻
- 體胖多痰、經行延後,舌苔白膩,宜燥濕化痰,方如蒼附導痰丸。
-
血瘀胞宮
- 經行腹痛、經血夾塊,宜活血化瘀,方如少腹逐瘀湯。
傳統求子方法
- 針灸療法:取穴關元、氣海、三陰交等,以調理衝任、補益腎氣。
- 藥膳調養:如艾葉生薑煮蛋、枸杞黑豆粥,輔助溫經養血。
求子之道,首重辨證,需依體質調理,使陰陽平衡,氣血暢達,方能順應自然而生嗣。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