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詞典》解釋「承命」的意思
雲端中醫編輯組 - 最後更新:2025-07-06
名詞介紹
承命穴
定位與出處
承命穴為經外奇穴,首載於唐代《千金要方》。其定位於小腿內側,太溪穴直上3寸處。太溪穴屬足少陰腎經,位於內踝尖與跟腱之間的凹陷中,故承命穴在腎經循行路線上,與腎氣相通。
主治功能
- 癲癇:中醫認為癲癇多與肝風內動、痰蒙清竅或腎陰虧虛相關。承命穴鄰近腎經,腎主髓海,灸刺此穴可調理腎氣,滋陰潛陽,輔助平息內風。
- 下肢浮腫:水液代謝失常與脾腎兩臟關係密切。承命穴所在區域屬腎經所過,刺激此穴可助腎陽溫煦水濕,促進下肢氣血運行,緩解水腫。
操作技法
- 針刺:直刺0.5-1寸,得氣後可行平補平瀉手法。
- 艾灸:艾炷灸3-7壯,或艾條溫和灸5-15分鐘,適用於虛寒證或需溫通經絡者。
理論依據
承命穴雖為奇穴,但其位置與腎經交會,腎為「先天之本」,主生殖、生長及水液代謝。透過刺激此穴,可間接調動腎經氣血,影響與腎相關的病理狀態。此外,小腿內側為陰經分布密集之處,承命穴亦可能與肝、脾經氣相協同,共奏調和陰陽之效。
現代應用參考
現代針灸臨床中,承命穴偶見於輔助治療神經系統疾病(如癲癇發作後的調理)或循環障礙所致之下肢症狀,然其應用仍需結合辨證選穴。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