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詞典》解釋「鼽衄」的意思

雲端中醫編輯組 - 最後更新:2024-01-15

名詞介紹


鼽衄

鼽衄,病名,指鼻流清涕或鼻腔出血的病證。《素問.金匱真言論》:「春善病鼽衄。」王冰註:「鼽,謂鼻中水出。衄,謂鼻中血出。」

鼽衄的病因病機,主要與外感風寒、內傷虛火有關。外感風寒,侵襲肺衛,肺氣失宣,清陽不升,則鼻中清涕;內傷虛火,灼傷肺絡,肺氣上逆,則鼻中出血。

鼽衄的臨床表現,主要有鼻流清涕、鼻腔出血、鼻塞頭痛、頭暈、耳鳴、目眩、煩躁、失眠等。

鼽衄的治療,以疏風散寒、清熱涼血為主。外感風寒者,可用辛溫解表、宣肺散寒之品,如麻黃、桂枝、白芷、細辛等;內傷虛火者,可用清熱涼血、養陰生津之品,如生地、玄參、麥冬、石斛等。

鼽衄的預防,主要包括以下幾點:

  1. 注意保暖,避免受涼。
  2. 保持鼻腔清潔,避免鼻腔乾燥。
  3. 飲食清淡,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
  4. 適當鍛鍊,增強體質。

鼽衄是一種常見的鼻部疾病,如果出現鼻流清涕、鼻腔出血等症狀,應及早到醫院就診,以免延誤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