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詞典》解釋「朐癢」的意思

雲端中醫編輯組 - 最後更新:2025-07-06

名詞介紹


朐癢

病證名,指肛門部位之瘙癢不適,屬中醫外科及肛腸病範疇。此證最早見於《五十二病方》,記載:「朐癢:痔,痔者其直(直腸肛門部)旁有小空(孔),空兌兌然出,時從其空出有白蟲,其直痛,燖然類辛狀……」文中描述朐癢多與痔、瘻或寄生蟲(如蟯蟲)相關,臨床表現除瘙癢外,亦可伴隨刺痛、灼熱感,甚或見肛周分泌物及蟲體排出。

中醫病因病機

  1. 濕熱下注
    飲食不節,過食辛辣厚味,脾胃運化失司,濕熱內生,下注肛門,蘊結肌膚,發為瘙癢。濕熱久滯,可致局部糜爛、滲液。
  2. 蟲擾肛竅
    蟯蟲等寄生蟲侵襲肛腸,蟲體活動刺激肛周皮膚,或蟲卵遺留引發瘙癢,夜間尤甚,此類多見於小兒。
  3. 血虛風燥
    久病耗傷陰血,或情志鬱結化火,血虛生風,肌膚失養,肛門乾燥脫屑,瘙癢反覆。
  4. 痔瘻誘發
    痔瘡、肛瘻日久,局部氣血瘀滯,濕毒蘊結,瘡口分泌物刺激肛周,引發癢痛。

證候特點

  • 濕熱型:肛門潮紅灼熱,瘙癢劇烈,伴黏液滲出,舌紅苔黃膩,脈滑數。
  • 蟲擾型:夜間肛癢明顯,或見細小白蟲,搔抓後皮膚破損。
  • 血虛型:肛周皮膚乾燥皸裂,瘙癢時輕時重,舌淡少苔,脈細。

古籍論述補充

《外科正宗》提及:「痔瘡延久,濕毒流注,肛邊作癢,破流黃水。」指出痔瘡合併濕毒可致朐癢;《醫宗金鑒》亦載:「蟯蟲居廣腸,蝕肛門,癢如蟲行。」強調蟲患為常見病因。

朐癢一證,須辨明虛實寒熱,結合局部與全身症狀,方能對證施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