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詞典》解釋「齲脫」的意思

雲端中醫編輯組 - 最後更新:2024-01-15

名詞介紹


齲脫,病名。系指因齒齲而牙齒脫落的病證。

《仁齋直指方》:「手陽明之支脈入齒,壅則齒浮,虛則宣露,挾風則上攻頭面,疳(匿^蟲)則變成齲脫。」

《醫學入門》:「齲脫者,連翹腐爛,牙齒脫落也。」

《醫宗金鑒》:「齲脫者,牙齒腐爛而脫落也。其因有二:一者,因風寒濕熱之邪,客於牙齒,而致牙齒腐爛而脫落;二者,因脾胃虛弱,不能生化精血,以養牙齒,而致牙齒腐爛而脫落。治法當以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為主。若因脾胃虛弱所致者,當以健脾益氣,滋陰養血為主。」

齲脫的臨床表現為牙齒疼痛,牙齦紅腫,牙齒鬆動,甚至脫落。

治療齲脫,可用中藥內服外用,或手術治療。

內服中藥可用金銀花、連翹、板藍根、大青葉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中藥;也可用黃連、黃芩、黃柏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的中藥;還可用白花蛇舌草、半枝蓮、穿心蓮等清熱解毒,涼血止血的中藥。

外用中藥可用金銀花、連翹、板藍根、大青葉等煎水漱口;也可用黃連、黃芩、黃柏等研末,調敷患處;還可用白花蛇舌草、半枝蓮、穿心蓮等煎水洗患處。

手術治療是指將齲壞的牙齒拔除,並進行清創、消毒。

齲脫的預防方法包括:

  1. 保持口腔清潔,飯後漱口,早晚刷牙。
  2. 避免吃過甜、過酸、過辣的食物。
  3. 定期檢查牙齒,發現齲齒及早治療。
  4. 增強體質,提高免疫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