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醫家<全元起>的簡介
雲端中醫編輯組 - 最後更新:2025-07-06
名詞介紹
全元起
全元起,南北朝至隋唐間著名醫家,其生平籍貫雖未詳載於史冊,然其醫學成就對後世影響深遠。全氏精通醫理,尤以闡發《黃帝內經》為核心,其學術思想主要源自《內經》理論體系,並在此基礎上進行深入詮釋與發揮。
學術貢獻
全元起最重要的醫學著作為《注黃帝素問》八卷,此書為現存文獻中最早系統注解《素問》的專著。該書在宋代仍存於世,林億等人在校勘《重廣補注黃帝內經素問》時,曾引用全氏注文以考證經義,足見其學術價值。可惜此書後世散佚,僅能透過宋代校注本及後世醫籍所引之片段窺見其內容。
唐代王冰在編注《黃帝內經素問》時,亦參考全元起之注釋,並於序文中提及全氏對《素問》篇次編排的見解。全氏注本的特點在於注重經文的本義闡發,尤其對《素問》中陰陽五行、臟腑經絡及病機治則等理論有獨到見解,為後世研究《內經》提供了重要參考。
醫學思想
全元起的醫學思想深植於《內經》理論框架,其注解側重於以下幾個方面:
- 經絡氣血理論:全氏強調人體氣血運行與經絡系統的關聯,並結合《靈樞》中的針灸理論,闡述經脈流注與疾病傳變的關係。
- 臟腑病機學說:他對《素問》中的臟象學說進行細緻解析,尤其重視五臟六腑的功能失調與外邪侵襲的互動機制。
- 治則治法:全氏在注解中常結合臨床實際,探討《內經》所提出的治療原則,如「治病必求於本」「虛則補之,實則瀉之」等,並進一步闡釋其臨床應用。
後世評價
全元起的學術成就歷來受到高度評價,宋代醫家林億在校正《素問》時,多次引用其說以釐清經文疑義。明代醫家馬蒔亦在《黃帝內經靈樞注證發微》中提及全氏對經絡理論的貢獻。儘管其著作未能完整流傳,但透過後世醫家的轉引與發揮,仍可窺見其對中醫理論發展的深遠影響。
全元起作為早期《內經》注釋的重要醫家,其學術見解不僅為唐代王冰所承襲,更成為後世研究中醫學理論的重要橋樑,在中醫學史上佔有不可忽視的地位。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