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詞典》解釋「拳毛倒睫」的意思
雲端中醫編輯組 - 最後更新:2025-07-06
名詞介紹
拳毛倒睫
病證名,又稱「倒睫拳毛」,首見於《銀海精微》卷上:「拳毛倒睫者,此脾與肺二經之得風熱也。」此症以睫毛倒生、內刺眼珠為主要特徵,屬中醫眼科常見病證之一。
病因病機
中醫認為,拳毛倒睫多因 脾肺二經風熱壅盛 所致。脾主肌肉,眼瞼屬脾;肺主皮毛,睫毛為皮毛之餘。若脾肺風熱上攻,燻灼眼瞼,導致瞼緣氣血失和,肌肉失養,則睫毛生長方向異常,內倒刺傷眼珠。此外,長期 脾胃濕熱 或 肝經風火 上擾,亦可加重病情。
臨床表現
患者常見 睫毛倒伏,觸及眼球,引發 異物感、流淚、畏光,甚則角膜損傷,出現 紅腫疼痛、視物模糊 等症。《銀海精微》指出,此症多伴隨 眼瞼緊澀、瞼內紅赤,反映風熱內蘊之象。
中醫辨證與治療
-
風熱壅盛證
- 主症:睫毛內倒,眼瞼紅腫,灼熱疼痛,舌紅苔薄黃。
- 治法:疏風清熱,調和脾肺。
- 方藥:可選 除風清脾飲(《審視瑤函》)加減,常用藥如黃連、黃芩、防風、荊芥等。
-
脾胃濕熱證
- 主症:睫毛雜亂倒生,眼瞼糜爛,分泌物黏稠,舌苔黃膩。
- 治法:清熱化濕,健脾和胃。
- 方藥: 三仁湯(《溫病條辨》)合 五苓散(《傷寒論》)加減,常用藥如薏苡仁、滑石、茯苓等。
-
肝經風火證
- 主症:睫毛倒刺,眼瞼痙攣,頭痛目赤,脈弦數。
- 治法:清肝瀉火,祛風通絡。
- 方藥: 龍膽瀉肝湯(《醫方集解》)加鉤藤、菊花等。
外治法
中醫亦重視局部治療,如以 秦皮湯 熏洗患眼,或配合 針灸 取穴攢竹、絲竹空、合谷等以疏調經氣。若倒睫嚴重,古籍記載可「鐮洗瘀血」,即類似現代之瞼緣清潔術,以緩解睫毛內刺。
古籍記載
《銀海精微》強調此症與 脾肺風熱 相關,後世醫家如《目經大成》進一步指出:「倒睫拳毛,由皮寬弦緊,睫毛內刺。」說明其病機與眼瞼結構失調密切相關。
綜上,拳毛倒睫在中醫理論中屬 風熱濕邪上犯目竅 之證,治療需結合內服外治,標本兼顧,以調和臟腑、疏通經絡為要。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