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詞典》解釋「犬噬人傷」的意思

雲端中醫編輯組 - 最後更新:2025-07-06

名詞介紹


犬噬人傷

病名,指人遭犬隻咬傷之病症,首載於《五十二病方》。其傷處多見皮肉撕裂,易於潰爛化膿,甚則流溢膿血。中醫認為,此症須辨明咬人之犬是否患有狂犬病,因狂犬之毒深重,恐致不治。

病因病機
犬噬人傷屬外傷範疇,其病機主要為外傷染毒,邪毒侵襲肌膚經絡。犬齒鋒利,咬傷後易致皮開肉綻,經脈受損,氣血瘀滯;若犬毒內侵,則可深及營血,甚則攻心擾神,危殆難治。

歷代醫家論治
《五十二病方》記載,若非狂犬所傷,可用熱熨之法,並以酒沖洗傷口,以行氣活血、解毒斂瘡。後世醫家進一步發展外治之法,如以蔥白煎湯滌淨傷處,取其辛溫通陽、解毒散結之效;或以醋調石灰外敷,醋能散瘀解毒,石灰可燥濕止血;亦有以花蕊石散摻敷傷口,配合生肌玉紅膏外貼,以化瘀生新、促進瘡口癒合。

外治方藥舉隅

  1. 蔥白湯:蔥白性辛溫,煎湯外洗可通陽散邪,助傷口清潔。
  2. 醋和石灰方:醋能散瘀,石灰燥濕,合用以解毒斂瘡。
  3. 花蕊石散:主成分為花蕊石,能化瘀止血,適用於創傷出血。
  4. 生肌玉紅膏:含當歸、白芷、血竭等,具活血生肌、解毒止痛之效。

此症之治,首重辨證施治,若傷勢深重或疑為狂犬所傷,當結合當代醫學妥善處理。歷代醫籍所載之法,多針對輕症或輔助療傷,臨證須審慎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