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詞典》解釋「雀啄脈」的意思
雲端中醫編輯組 - 最後更新:2025-07-06
名詞介紹
雀啄脈
雀啄脈為中醫脈診中之「十怪脈」之一,其特徵為脈象在筋肉之間跳動,表現為連連急數、三五不調,時而停止後又復作,猶如雀鳥啄食之狀,節律雜亂無章。此脈象多見於危重病證,主脾氣已絕,屬臟腑功能衰竭之徵兆。
脈象特點
雀啄脈之形態特殊,其脈來急促,時而連續數至,時而突然中止,復又再來,呈現不規則之節律。此脈象與「屋漏脈」、「彈石脈」等同屬真臟脈,預示病情危篤。中醫認為,此脈象反映脾胃之氣衰竭,生化之源枯竭,氣血運行紊亂,故見此怪異脈象。
病機分析
雀啄脈之形成,主要與脾氣衰敗相關。脾為後天之本,主運化水穀精微,若脾氣絕,則氣血生化無源,脈道失養,故見脈象散亂無序。此外,心主血脈,若心氣亦衰,則血行失其統攝,脈律更顯紊亂。臨床上,此脈象常見於久病重病、臟腑功能極度衰竭之患者,如晚期消渴、癥瘕積聚、或急性脫證等。
與其他怪脈之區別
雀啄脈與其他怪脈雖同屬危重脈象,然各有特徵:
- 屋漏脈:脈來極慢,良久一至,如屋漏滴水,主胃氣營衛俱絕。
- 彈石脈:脈來堅硬如彈石,毫無柔和之象,主腎氣敗絕。
- 解索脈:脈來散亂,如解開之繩索,時快時慢,主腎與命門之氣將絕。
雀啄脈則以脈來急數、時斷時續為特點,與上述脈象有所不同。
古籍記載
歷代醫家對雀啄脈多有論述,如《脈經》提及:「雀啄者,脈來甚數而急,連連湊指,頓有頓無,如雀啄食之狀。」《瀕湖脈學》亦云:「雀啄連來三五啄,屋漏半日一點落。」均強調其脈象之怪異與預後不良之特點。
雀啄脈作為真臟脈之一,其出現往往提示病情危重,醫者須結合四診合參,審慎辨證。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