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詞典》解釋「裙邊瘡」的意思
雲端中醫編輯組 - 最後更新:2024-01-15
名詞介紹
裙邊瘡,病名。下肢潰瘍。出《瘍醫大全》卷二十五。因潰瘍發於裙子下沿之小腿部位故名。即臁瘡。詳見該條。
裙邊瘡,又名臁瘡,是一種下肢潰瘍。它多發於小腿,而且常常發生在裙子下沿的位置。裙邊瘡的病因尚不清楚,但可能與細菌感染、外傷、免疫功能低下等因素有關。
裙邊瘡的症狀包括皮膚潰爛、疼痛、流膿、流血等。如果不及時治療,裙邊瘡可能會導致感染擴散,甚至危及生命。
治療裙邊瘡的方法包括抗生素治療、外用藥物治療、手術治療等。具體的治療方法需要根據患者的病情而定。
裙邊瘡的預防方法包括保持皮膚清潔、避免外傷、增強免疫力等。
以下是《瘍醫大全》卷二十五中關於裙邊瘡的記載:
「裙邊瘡,發於小腿,如臁瘡,但生裙邊,故名。治法:用大黃、黃連、黃柏、白礬、甘草、當歸、川芎、白芷、防風、細辛、牛膝、獨活、威靈仙、天麻、白附子、僵蠶、全蠍、蜈蚣、地龍、蠐螬、桃仁、紅花、乳香、沒藥、五靈脂、白蠟、輕粉、麝香等,為末,蜜丸,如梧子大。每服三丸,空心服,酒下。」
裙邊瘡是一種常見的下肢潰瘍,如果不及時治療,可能會導致感染擴散,甚至危及生命。因此,如果發現自己有裙邊瘡的症狀,一定要儘早到醫院就診。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