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詞典》解釋「氣癧」的意思

雲端中醫編輯組 - 最後更新:2024-01-15

名詞介紹


氣癧

氣癧,又稱氣癭、氣癰,是一種與情緒相關的頸部腫塊。其臨床表現為頸部兩側出現可推動的圓潤腫塊,質地柔軟,當感到惱怒或鬱憤時,腫塊會變大並引起疼痛。

氣癧的病因主要與肝氣鬱結有關。肝臟主要負責疏解,同時也負責儲存血液,如果肝氣鬱結,疏解功能就會受阻,從而導致氣血運行不暢,引發痰濕聚集,形成頸部腫塊。此外,情緒不穩、飲食不節制、過度疲勞等因素也可能導致氣癧的發生。

治療氣癧以舒肝解鬱、活血化痰為主。常用的方劑有丹梔逍遙散、柴胡疏肝散、香砂六君丸等。此外,針灸、推拿和按摩等治療方法也可以作為輔助治療。

預防氣癧的方法包括:

  • 保持心情舒暢,避免情緒激動。
  • 注意飲食衛生,避免過度進食。
  • 勞逸結合,避免過度勞累。
  • 適量運動,增強體質。

如果出現頸部腫塊,應及早就醫,以免延誤治療。

以下是《醫宗金鑒》卷六十四中關於氣癧的記載:

氣癧

氣癧者,指由氣鬱所致的頸部腫塊。其症狀為頸部兩側出現腫塊,可以推動,形狀圓而質地軟,當感到惱怒或鬱憤時,腫塊會變大並引起疼痛。治療應以舒肝解鬱的方劑為主,可以選用丹梔逍遙散進行調配。

丹梔逍遙散方:

丹皮(一錢) 梔子(一錢) 柴胡(一錢) 白芍(一錢) 薄荷(一錢) 茯苓(一錢) 當歸(一錢) 白朮(一錢) 甘草(一錢)

用水煎煮服用,每日一劑。

預防氣癧的方法與治療方法相同。

希望本文對您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