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詞典》解釋「氣痢」的意思

雲端中醫編輯組 - 最後更新:2024-01-15

名詞介紹


氣痢是一種常見的消化道疾病,可以根據不同的病因病機進行辨證施治。其主要病因有中氣下陷、氣滯和冷氣停滯三種。

中氣下陷指的是脾胃功能失調,導致中氣下陷,進而影響水谷的消化,出現下利清谷的症狀。治療時可使用補中益氣的中藥,例如補中益氣丸、香砂六君丸等。

氣滯則表示腸道氣機不暢,運行不利,也會導致下痢。此時治療可針對氣滯,使用行氣導滯的中藥如流氣飲子、古萸連丸、六磨湯等。

冷氣停滯則是由寒邪侵襲腸胃引起的下痢症狀。治療時需要溫中散寒,行氣止瀉,例如使用附子理中丸、四逆散等中藥來調理。

氣痢的臨床症狀主要包括下利清谷、腸鳴腹痛、裏急後重、小便不利和大便不爽。下利清谷指的是大便次數增多且稀薄,其中夾有未消化的食物殘渣。腸鳴腹痛是指腸道蠕動亢進,伴隨腹部疼痛。裏急後重則是大便急迫且難以控制,伴有肛門墜脹感。小便不利指的是排尿困難,尿量減少。大便不爽則是大便不成形,排便不暢。

預防氣痢的方法包括飲食宜清淡,不宜過食生冷、油膩、辛辣等刺激性食物;注意飲食衛生,不吃腐爛變質的食物;保持大便通暢,不宜久蹲便祕;適當鍛鍊身體,增強體質;避免受寒,注意保暖。

如果出現下利清谷、腸鳴腹痛、裏急後重等症狀,應及時就醫,以免延誤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