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詞典》解釋「氣癃」的意思

雲端中醫編輯組 - 最後更新:2024-01-15

名詞介紹


氣癃,病證名。即氣淋。《諸病源候論》卷四十九:「氣淋者,腎虛膀胱受肺之熱氣。……亦曰氣癃。」詳氣淋條。

氣癃的病因病機,主要有三個方面:

  1. 腎虛:腎虛是氣癃的主要病因。腎虛則膀胱失於約束,膀胱氣化失常,導致氣癃的發生。
  2. 肺熱:肺熱是氣癃的另一個病因。肺熱上蒸,灼傷膀胱,導致膀胱氣化失常,出現氣癃的症狀。
  3. 飲食不節:飲食不節,過食肥甘厚味,損傷脾胃,脾失健運,水濕內停,膀胱氣化失常,導致氣癃的發生。

氣癃的臨床表現主要有:小便頻數、尿急、尿痛、尿不盡、尿後餘瀝、尿色混濁、尿中有泡沫等。

氣癃的治療,以清熱利尿、通淋散結為主。可用知柏地黃丸、五味子散、滑石通淋丸等。

氣癃的預防,主要包括以下幾點:

  1. 注意飲食,避免過食肥甘厚味,以免損傷脾胃。
  2. 保持良好的排尿習慣,不要憋尿。
  3. 適當運動,增強體質,提高免疫力。
  4. 保持心情舒暢,避免情緒激動。

氣癃是一種常見的泌尿系統疾病,如果出現相關症狀,應及早到醫院就診,以免延誤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