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詞典》解釋「祛寒化痰」的意思

雲端中醫編輯組 - 最後更新:2024-01-15

名詞介紹


祛寒化痰是化痰法之一。又稱溫化寒痰。是治療脾腎陽虛,寒飲內停而出現寒痰的方法。證見吐痰清稀、怕冷、手足不溫、舌淡苔白滑,脈沉弦。常用乾薑、半夏、細辛、茯苓、桂枝等藥。

《醫宗金鑒·痰飲門》:“痰飲之為病,有寒痰、熱痰、虛痰、實痰之分。寒痰者,多因脾腎陽虛,寒飲內停,或因外感風寒,內生寒痰,其痰清稀,色白,質黏,不易咯出,兼見惡寒發熱,頭痛身重,四肢不溫,舌淡苔白滑,脈沉弦。治宜溫化寒痰,方用三拗湯加減。”

三拗湯出自《太平惠民和劑局方》,由乾薑、半夏、細辛、茯苓、桂枝組成。方中乾薑、半夏、細辛辛溫,能溫化寒痰;茯苓健脾滲濕,助半夏降逆化痰;桂枝溫通陽氣,助乾薑、半夏溫化寒痰。諸藥合用,共奏溫化寒痰之功。

此外,治療寒痰還可用附子理中湯、苓桂朮甘湯等。附子理中湯由附子、乾薑、白朮、甘草組成。方中附子、乾薑溫陽散寒,白朮健脾燥濕,甘草調和諸藥。諸藥合用,共奏溫陽散寒、健脾燥濕之功。苓桂朮甘湯由茯苓、桂枝、白朮、甘草組成。方中茯苓利水滲濕,桂枝溫通陽氣,白朮健脾燥濕,甘草調和諸藥。諸藥合用,共奏溫陽利水、健脾燥濕之功。

在臨床上,治療寒痰常配合其他方法,如針灸、推拿、拔罐等。針灸可取肺俞、脾俞、腎俞、中脘、足三里等穴位,以溫陽化痰、健脾益氣。推拿可取背部腧穴,以疏通經絡、溫陽化痰。拔罐可取背部腧穴,以行氣活血、溫陽化痰。

寒痰的飲食調理也很重要。寒痰患者宜食溫熱、易消化、富有營養的食物,如牛肉、羊肉、雞肉、魚肉、豬肉、雞蛋、豆製品、蔬菜、水果等。忌食生冷、寒涼、油膩、辛辣的食物,如冷飲、冰淇淋、西瓜、梨、柿子、白菜、蘿蔔、大蒜、辣椒等。

寒痰患者在日常生活中還應注意以下幾點:

  1. 注意保暖,避免受寒。
  2. 適當運動,增強體質。
  3. 保持良好的心情,避免情緒波動。
  4. 戒菸限酒,避免煙酒刺激。
  5. 定期檢查,及時治療。

如果寒痰患者症狀較重,或經過上述治療效果不佳,應及時到醫院就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