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通谷

BL66

英文名稱Zutonggu

位置足外側部,足小趾本節(第5跖趾關節)前方赤白肉際凹陷處。

所屬經絡足太陽膀胱經

五俞穴滎穴

可灸

最後更新日:2023-11-04

穴名介紹


通,通道、通行也。谷,肉之大會也,兩山中間的空曠之處也。該穴名意指膀光經經氣在此冷降歸地。本穴物質一為膀胱經上部經脈下行的寒濕水氣,二為至陰穴上傳於此的天部濕熱水氣,二氣交會後的運行變化主要是散熱縮合冷降,冷降之水循膀胱經回流至陰穴,故名。

解剖位置


  • 此穴附近有趾蹠側的動脈與靜脈分布。
  • 穴位區域內有趾蹠側固有的神經,以及足背外側的皮膚感覺神經。

針刺方法


直刺0.2-0.3寸

穴道介紹


足通谷穴的功效主要有:

  • 清頭目:足通谷穴具有清頭目、明目通竅的功效,臨床上常用於治療頭痛、目眩、視物不清等症狀。
  • 通經活絡:足通谷穴具有通經活絡、止痛的功效,臨床上常用於治療頭痛、目眩、項強、鼻衄等症狀。
  • 降濁升清:足通谷穴具有降濁升清、利咽舒喉的功效,臨床上常用於治療咽喉腫痛、失音等症狀。

足通谷穴的主治病症主要有:

  • 頭痛、目眩、視物不清:如頭痛、偏頭痛、眩暈、視力模糊等。
  • 項強、鼻衄:如頸椎病、鼻出血等。
  • 咽喉腫痛、失音:如扁桃體炎、咽喉炎、失音等。

穴道配伍


足通谷穴配穴分析

一、足通谷穴配大椎穴治項強

  • 原理:項強多因風寒濕邪侵襲頸項肌筋,或肝陽上亢引起。大椎穴位於督脈,為陽氣樞紐,具有疏風散寒、解表通絡的功效。足通谷穴則可清泄膽經之火,疏通經絡。兩穴合用,一則疏通經絡,祛除風寒濕邪;一則清泄肝膽之火,從而緩解項強。

二、足通谷穴配上星穴、內庭穴,治鼻鼽衄

  • 原理:鼻鼽衄多由肺經風熱、肝火上炎或血熱妄行引起。上星穴位於督脈,具有清熱瀉火的作用;內庭穴位於足陽明胃經,具有清熱瀉火、涼血止血的功效。足通谷穴則可清泄膽經之火,協同其他兩穴,共同達到清熱涼血、通竅止血的目的,從而治療鼻鼽衄。

三、足通谷穴配章門穴、豐隆穴,治癲癇、精神分裂症

  • 原理:癲癇、精神分裂症與脾胃虛弱、痰濕內阻、心神不安密切相關。章門穴位於足厥陰肝經,具有疏肝理脾、健脾和胃的功效;豐隆穴位於足陽明胃經,具有化痰燥濕、健脾和胃的功效。足通谷穴則輔助清熱利濕,協同其他兩穴,共同達到健脾胃、祛痰濕、安神志的作用,從而改善癲癇、精神分裂症的症狀。

Youtube影片


載入中...

穴道主治疾病


感染症與寄生蟲疾病

  • 結膜炎

內分泌、營養與新陳代謝疾病

  • 高血脂

神經系統疾病

  • 癲癇
  • 梅尼爾氏病
  • 頭痛

眼與附器疾病

  • 麥粒腫
  • 結膜炎
  • 眼睛紅痛

耳與乳突疾病

  • 暈眩

呼吸系統疾病

  • 氣喘

消化系統疾病

  • 腹股溝疝氣
  • 胃及十二指腸炎

肌肉骨骼系統與結締組織疾病

  • 脖子頸項酸痛
  • 腰痛

泌尿生殖系統疾病

  • 子宮崩漏
  • 子宮發炎

艾灸刮痧


足通谷穴艾灸/遠紅外線加熱方法:

艾灸:

  1. 準備:
    • 艾條一支
    • 火源(打火機或火柴)
    • 艾灸盒或隔熱墊
  2. 操作:
    • 將艾條點燃,等待艾條燃燒至穩定狀態。
    • 將艾條的燃燒端靠近足通谷穴,保持約1-2cm的距離。
    • 進行溫灸,以穴位處感到溫熱舒適為宜,避免過熱灼傷。
    • 一般每次艾灸時間為10-15分鐘。
    • 可根據個人體質和需求調整灸量和時間。
  3. 注意:
    • 艾灸時要保持穴位處通風,避免煙霧過濃。
    • 艾灸後注意局部清潔,避免感染。
    • 孕婦、皮膚敏感者慎用艾灸。
    • 如出現任何不適,請立即停止艾灸並諮詢專業人士。

遠紅外線加熱(神燈):

  1. 準備:
    • 遠紅外線加熱燈(神燈)
    • 專用遠紅外線照射器(可選)
  2. 操作:
    • 將遠紅外線加熱燈開啟,待燈具溫度穩定後,將其放置在距離足通谷穴約15-20cm的位置。
    • 將足通谷穴對準燈具,進行照射,以穴位處感到溫熱舒適為宜,避免過熱灼傷。
    • 一般每次照射時間為10-15分鐘。
    • 可根據個人體質和需求調整照射時間。
  3. 注意:
    • 使用遠紅外線加熱燈時,應注意安全,避免過近照射或長時間照射,以免造成皮膚灼傷。
    • 孕婦、皮膚敏感者慎用遠紅外線加熱。
    • 如出現任何不適,請立即停止照射並諮詢專業人士。

按摩推拿


足通谷穴按摩方法:

重點程序:

  1. 準備: 將雙腳放鬆,以舒適的姿勢坐好或躺好。
  2. 定位: 找到足外側部,足小趾本節前方赤白肉際凹陷處,即為足通谷穴。
  3. 按摩手法:
    • 指壓法: 用食指或拇指指腹垂直按壓穴位,力度以感到酸脹感為宜,每次按壓5-10秒,重複數次。
    • 揉按法: 用拇指或食指指腹順時針方向揉按穴位,力度輕柔,每次揉按1-2分鐘,重複數次。
    • 點按法: 用手指指尖輕輕點按穴位,每次點按10-20次,重複數次。
  4. 配合呼吸: 在按摩過程中,配合深呼吸,吸氣時輕輕用力,呼氣時放鬆。
  5. 時間: 每次按摩5-10分鐘,每日可按摩1-2次。

注意事項:

  • 按摩時力度要適當,避免過度用力。
  • 如有疼痛或不適,應停止按摩。
  • 孕婦、經期婦女、患有嚴重疾病者,應諮詢專業醫生的意見。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