睛明

BL01

英文名稱Jingming

位置面部,目內眥角稍上方凹陷處,當上瞼部眼眶內側緣與眼球之間空隙部

所屬經絡足太陽膀胱經

別名目內眥,淚孔,淚空,淚腔,目眥外

0

最後更新日:2021-08-19

穴名介紹


「睛」,指穴所在部位及穴內氣血的主要作用對象為眼睛也。「明」,光明穴之意。睛明名意指眼睛接受膀胱經的氣血而變得光明穴。 「目內眥」,目內眥,乃言本穴所在的部位為目內框也。 「淚孔」、「淚空」、「淚腔」:淚,淚水也。孔,孔隙也。空、腔,空腔也。穴名之意指本穴外輸的膀胱經氣血為濕潤眼睛液體的重要來源,眼睛受之以液而能濕潤並轉動自如,故名“淚孔;、“淚空;、“淚腔;。 「目眥外」:目眥,指穴所在的部位為目框內角。外,指本穴氣血作用於眼睛之外。

解剖位置


  • 位置在眼睛內角,眼瞼內側韌帶中間的地方。
  • 深部正位於眼的內直肌。
  • 此處有著內眥動脈與靜脈,以及來自滑車的動脈和靜脈。
  • 在更深的層次上,上方有眼動脈和靜脈的主幹。
  • 分布有滑車上、下神經。
  • 更深一層是眼神經。
  • 其上方則有鼻睫神經通過。

針刺方法


囑患者閉目,醫者左手輕推眼球想外側固定,右手緩慢進針,緊靠眶緣直刺0.5—1寸,不捻轉提插。局部酸脹,針感可擴散至眼球及周圍。出針時注意用棉球按壓針孔片刻,避免造成內出血。禁灸。

穴道介紹


膀胱經之血由此交於眼睛,本穴為太陽穴膀胱經之第一穴,按壓睛明穴能刺激膀胱經的氣血,使眼睛受到更多氣血的滋潤,經常按摩此穴位以解除眼睛疲勞,預防近視眼。

此穴還具有通鼻的作用,常按摩對鼻炎、鼻竇炎有保健作用。

穴道配伍


睛明穴位於目內眥旁,鼻根部凹陷處,為手太陽小腸經的經穴,具有疏通經絡、清熱明目之功效。其配伍應用靈活多變,主要基於臟腑經絡的相關性。

一、清熱疏風配伍:

  • 睛明穴 + 合谷穴 + 風池穴: 此配伍以睛明穴清洩目部之熱,合谷穴疏通三焦經之氣,風池穴疏散頭頸部風邪,三穴合用,共同達到清熱疏風的效果。適用於因風熱上攻導致的結膜炎、目赤腫痛、眼癢等症。原理是通過疏通經絡,驅散風熱,消除炎症,恢復眼部正常功能。

二、調肝養血配伍:

  • 睛明穴 + 肝俞穴 + 光明穴: 肝開竅於目,肝血充足則目明亮。此配伍以睛明穴直接作用於目部,肝俞穴補益肝腎之陰血,光明穴輔助明目。三穴合用,可達到調肝養血,滋養肝腎,改善視力的作用。適用於夜盲症、色盲、近視、散光等因肝腎陰虛或肝血不足引起的視力問題。原理是通過補益肝腎,增加肝血,改善眼部營養供應,從而提高視力。

三、明目配伍:

  • 睛明穴 + 球後穴 + 光明穴: 此配伍針對視物不明,可能是因經絡不通,氣血瘀滯所致。睛明穴疏通經絡,球後穴直接作用於眼球後部,光明穴輔助明目,三者共同作用,以改善眼部氣血循環,恢復視力。

刺灸法: 睛明穴的刺灸法需謹慎操作,避免針刺過深損傷眼球。一般採用毫針,寒則瀉之或先瀉後補,熱則補之。 瀉法可緩解炎症,補法可改善陰虛。

Youtube影片


載入中...

穴道主治疾病


感染症與寄生蟲疾病

  • 肺結核
  • 結膜炎

內分泌、營養與新陳代謝疾病

  • 高血脂

神經系統疾病

  • 三叉神經痛
  • 偏頭痛
  • 頭痛

眼與附器疾病

  • 白內障
  • 容易流眼淚
  • 夜盲
  • 失明
  • 角膜炎
  • 麥粒腫
  • 青光眼
  • 近視
  • 散光
  • 乾眼症
  • 結膜炎
  • 眼睛紅痛

耳與乳突疾病

  • 暈眩

循環系統疾病

  • 心律不整

呼吸系統疾病

  • 感冒

消化系統疾病

  • 慢性肝炎
  • 慢性肝硬化

肌肉骨骼系統與結締組織疾病

  • 坐骨神經痛
  • 肩關節痛
  • 腰痛

艾灸刮痧


不宜運用灸法

按摩推拿


按摩睛明穴的重點程序:

  1. 準備: 用拇指指腹輕輕觸碰睛明穴位置。
  2. 按揉: 以適當的力量,沿著穴位方向進行圓周運動,每次按揉100-200次。
  3. 方向: 按揉方向可根據個人喜好,順時針或逆時針皆可。
  4. 力度: 保持適當力度,避免過於用力,以免造成疼痛或不適。
  5. 時間: 每天堅持按摩,持續時間可根據個人情況調整。
  6. 頻率: 建議每天至少按摩一次。
  7. 注意: 按摩時需保持眼部周圍肌肉放鬆,避免過度用力,如有不適請立即停止。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