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名介紹
胃經氣血中的脾土微粒在此沉降堆積。髀,股部、大腿骨,指穴所在的部位也。關,關卡也。髀關名意指胃經氣血中的脾土微粒在此沉降堆積。本穴物質為氣沖穴傳來的強勁水濕之氣,謎語即風氣,至本穴後氣勢減弱,隨風氣沖刮揚散的脾土微粒沉降堆積於穴周,如被關卡一般,故名髀關。
解剖位置
- 髀關穴位於大腿前側,具體地說是在縫匠肌與闊筋膜張肌這兩塊肌肉之間。
- 在更深一層,可以找到旋股外側動脈和靜脈的分支,這些血管負責該區域的血液供應。
- 此處還有股外側皮神經通過,負責傳遞該部位的感覺信號。
針刺方法
直刺0.8~1.2寸。
穴道介紹
髀關穴的功效是舒筋活絡、散寒止痛。髀關穴的主治症狀有:腰腿疼痛、膝股痿痹、股內筋急不得屈伸、足麻木不仁、腹股溝淋巴結炎、半身不遂、股外側皮神經炎、膝關節疼痛。
穴道配伍
髀關穴配穴分析
髀關穴位於大腿外側,屬足陽明胃經,具有疏通經絡、活血化瘀、舒筋通絡的功效。其配穴多針對下肢疾患,主要原理是通過調整經氣的運行,改善局部血液循環,緩解疼痛和麻痺症狀。
1. 配伏兔穴治痿痹: 伏兔穴同樣位於足陽明胃經,與髀關穴相鄰,兩穴合用能加強疏通胃經經氣的作用。痿痹是指肌肉萎縮、肢體麻痺無力等症狀,此配伍通過調整胃經氣血運行,改善下肢肌肉營養供應,達到治療效果。
2. 配委中、承扶穴治股關節炎: 委中穴屬膀胱經,承扶穴屬足太陽膀胱經,此三穴合用,能從胃經、膀胱經兩個角度調整氣血,以緩解股關節炎的疼痛和腫脹。委中穴為膀胱經的穴位,具有通經活絡、消腫止痛的作用,承扶穴則能調理大腿後側肌肉的氣血。
3. 配環跳、風市、足三里、承扶穴治下肢麻痹、癱瘓: 此配伍涵蓋了足陽明胃經、足太陽膀胱經和足少陽膽經,具有更廣泛的影響範圍。環跳穴、風市穴分別屬於膽經和胃經,能通利下肢經絡;足三里穴為胃經的原穴,具有強壯身體的作用;承扶穴能調理大腿後側肌肉。 此配伍綜合作用,可改善下肢氣血循環,緩解麻痺癱瘓症狀。
4. 配風市、陽陵泉、足三里、解溪穴治下肢疼痛: 此配伍除了胃經的髀關、風市、足三里外,還加入了陽陵泉(膽經)和解溪(膽經)穴。陽陵泉穴能疏通經絡、治療下肢痺痛;解溪穴具有清熱通絡、利水消腫的作用。此配伍綜合調理胃經和膽經,以達到疏通經絡,緩解下肢疼痛的目的。
Youtube影片
載入中...
穴道主治疾病
內分泌、營養與新陳代謝疾病
- 高血脂
神經系統疾病
- 半身不遂
- 四肢麻痺癱瘓
- 重症肌無力
- 頭痛
呼吸系統疾病
- 扁桃腺炎
消化系統疾病
- 慢性肝炎
肌肉骨骼系統與結締組織疾病
- 坐骨神經痛
- 類風濕性關節炎
- 膝蓋痛
- 腰痛
艾灸刮痧
艾灸髀關穴方法:
- 準備:
- 艾條一根。
- 艾灸盒或艾灸筒。
- 酒精棉球或打火機。
- 毛巾或紙巾。
- 操作:
- 患者取仰臥位,將雙腿伸直。
- 將艾條點燃,放入艾灸盒或艾灸筒中。
- 將艾灸盒或艾灸筒對準髀關穴,距離穴位約 1-2 公分。
- 以溫熱舒適的感覺為準,避免灼傷。
- 每次艾灸 10-15 分鐘,每日 1-2 次。
- 注意事項:
- 艾灸時,注意觀察患者的反應,若出現皮膚紅腫、疼痛等不適症狀,應立即停止艾灸。
- 艾灸後,應注意保暖,避免受涼。
- 孕婦、經期女性、嚴重心臟病患者等不適宜艾灸。
遠紅外線加熱髀關穴方法:
- 準備:
- 遠紅外線加熱器(神燈)。
- 毛巾或紙巾。
- 操作:
- 患者取仰臥位,將雙腿伸直。
- 將遠紅外線加熱器打開,將溫度調至適宜。
- 將加熱器對準髀關穴,距離穴位約 10-15 公分。
- 以溫熱舒適的感覺為準,避免灼傷。
- 每次加熱 10-15 分鐘,每日 1-2 次。
- 注意事項:
- 加熱時,注意觀察患者的反應,若出現皮膚紅腫、疼痛等不適症狀,應立即停止加熱。
- 加熱後,應注意保暖,避免受涼。
- 孕婦、經期女性、嚴重心臟病患者等不適宜遠紅外線加熱。
按摩推拿
按摩髀關穴方法
重點程序:
- 準備:
- 找一個舒適的位置,可以坐著或躺著。
- 將腿部放鬆,伸直或微屈。
- 找到髀關穴的位置。
-
按摩方式:
- 指壓: 用拇指或食指指腹垂直按壓髀關穴,力量適中,以感到酸脹感為宜。
- 揉按: 用拇指或食指指腹以旋轉的方式按摩髀關穴,力度適中,持續1-2分鐘。
- 推拿: 用拇指或食指指腹從髀關穴向上推至腹股溝,再從腹股溝向下推至膝蓋,反覆推拿數次。
-
持續時間: 每次按摩5-10分鐘,每天1-2次。
注意事項:
- 按摩時避免過度用力,以免造成傷害。
- 按摩過程中如有不適,應立即停止。
- 孕婦、經期女性及患有嚴重疾病者,應避免按摩此穴。
- 按摩後可喝一杯溫水,有助於促進血液循環。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