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生易簡方》~ 卷之十二(小兒) (12)
卷之十二(小兒) (12)
1. 疹痘
治癍瘡倒黶,用胡桃一個燒灰存性,干胭脂三錢,為末。以胡荽煎酒調下一錢服。
又方,用小豬兒尾尖取血三、五點,研入腦子少許,食後新水調下。
又方,用臘月人中白通風處火煅成煤,水調二三錢服,陷者自出。
治瘡疹已未出,咽喉腫痛,用牛蒡子一兩炒,甘草二錢炙,荊芥一分,為粗末。每服三錢,水一盞,煎七分,去滓溫服。
治小兒癍瘡入眼,用豬懸蹄甲二兩,甘鍋內鹽泥固濟,燒焦為末,蟬殼去土一兩,羚羊角鎊細末一分,研勻。每用一字,百日外兒服半錢,三歲服一、二錢,新水或溫水調下,日三四服,夜一、二服。一年以外則難治。
又方,用硃砂、腦子、水銀、麝香等分為末。以水銀調,滴入耳中。
治痘瘡生在眼內,用黑狗耳刺血,滴入眼內,瘡自散。
治疹痘餘毒未解,並上焦熱壅,口齒出血,用玄參一兩,橘梗八錢,赤茯苓、人參、牙硝各半兩,甘草一錢,麝香半錢別研,為末,入青黛一分和勻,煉蜜丸如芡實大,金銀箔為衣。磨生犀水化下,齒血臭氣用生地黃汁化下。
治小兒癍瘡入眼昏暗,百日以里可治,用輕粉四分,硃砂六分,為末。每服一匙,頭水三五滴調勻,若在左眼滴右耳;右眼滴左耳;兩眼有兩耳俱滴,翳膜自退。
又方,用輕粉、干胭脂二味和粉紅色為度。每服一、二鈚頭,以頭收兒乳汁,調灌耳內,側臥令藥流入眼。
凡出疹痘,宜忌腋下狐臭氣;溝渠濁惡氣;房中淫泆氣;婦人經候氣;諸般血腥臭氣;酒醉葷腥氣;硫黃毒藥氣(赤目者觸之亦疼痛難瘥);麝香臊穢氣;疫汗蒸濕氣;誤燒頭髮氣;並魚骨諸臭氣,及柴煙入口鼻;蔥、蒜、韭、薤氣及烹油膩氣,犯之則必變動,養蠶之家亦當忌之。
白話文:
疹痘
治療麻疹和瘡瘍,可用胡桃一個燒成灰,保留其藥性,再取胭脂三錢,研磨成粉。用芫荽煎酒調服一錢。
另一方,取小豬尾巴尖端血液三到五滴,研磨後加入少量豬腦,飯後用清水送服。
另一方,取臘月裡人中(鼻下人中穴)發白的地方,用火煅燒成炭,用水調和二三錢服用,陷下去的疹子會自動冒出來。
治療瘡疹尚未發出,咽喉腫痛的,可用牛蒡子一兩炒制,炙甘草二錢,荊芥一分,研磨成粗粉。每次服用三錢,用水一盞煎至七分,去渣溫服。
治療小兒麻疹侵入眼睛的,可用豬懸蹄甲二兩,用鹽泥包裹在鍋內燒焦研磨成粉,蟬蛻去土一兩,羚羊角刮成細粉一分,混合均勻。每次服用量,百日齡嬰兒服半錢,三歲兒童服一到二錢,用清水或溫水送服,每日三四次,夜裡一二次,一歲以上則難以治療。
另一方,取硃砂、豬腦、水銀、麝香等量研磨成粉。用水銀調和,滴入耳中。
治療痘瘡長在眼裡的,用黑狗耳朵刺血,滴入眼內,痘瘡就會自行消散。
治療疹痘餘毒未解,並且上焦熱盛,口齒出血的,可用玄參一兩,橘梗八錢,赤茯苓、人參、硝石各半兩,甘草一錢,麝香半錢(另研磨),混合研磨成粉,加入青黛一分調勻,煉蜜製成芡實大小的藥丸,用金銀箔包裹。用磨好的犀角水送服,若齒血有臭味,則用生地黃汁送服。
治療小兒麻疹侵入眼睛導致昏暗,百日齡以內可以治療的,可用輕粉四分,硃砂六分,研磨成粉。每次服用一匙,用少量頭遍水(第一次煎藥的水)三到五滴調勻,如果在左眼,則滴入右耳;如果在右眼,則滴入左耳;如果兩眼都有,則兩耳都滴,翳膜就會自行退去。
另一方,取輕粉、乾胭脂兩種藥物混合,調成粉紅色。每次服用一到二鈚頭(約一錢),用嬰兒的乳汁調和,灌入耳內,側臥讓藥物流入眼睛。
凡是出疹痘的,都應避免腋下狐臭氣味;溝渠污濁惡臭氣味;房中淫亂的氣味;婦女經期氣味;各種血腥臭氣味;酒醉葷腥氣味;硫磺毒藥氣味(眼睛發紅的人接觸也會疼痛難癒);麝香臊臭氣味;疫病汗濕氣味;誤燒頭髮的氣味;以及魚骨等臭氣味,還有柴煙入口鼻;蔥、蒜、韭菜、薤白氣味以及烹飪油膩氣味,如果接觸到這些,疹痘就會加重。養蠶人家也應忌諱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