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濙

《衛生易簡方》~ 卷之七 (12)

回本書目錄

卷之七 (12)

1. 牙齒

治風牙蟲疼痛不可忍,用良薑、草烏去皮、細辛、荊芥穗等分為末。每用少許,於痛處擦之,有涎吐出不得咽,良久用鹽水灌漱,其痛即止。及用腐炭末一半相和,常時揩牙。

治患牙取牙落不犯手,用草烏、蓽茇各半兩,川椒、細辛各一兩,為末。每用少許,揩在患牙處內外,其牙自落。

治牙搖動,牢牙去風冷,用大香附子炒黑三兩,青鹽半兩別研,為末和勻,如常法。

治一切牙疾,牢牙去風蛀齲宣露,用槐枝、柳枝各截四十七莖銼細,皂角不蛀者七枚,鹽四十文重,同入瓷瓶內固濟,糠火燒一夜,候冷取研,揩牙用如常法。

治牙宣疼甚,用蓽茇、胡椒、良薑、乳香、細辛、麝香、青鹽、雄黃等分為末。先以溫漿水刷淨,後用藥末於痛處擦,追出頑涎休吐,漱數十次,痛立止。忌油膩一二日,極效。

一方,用青皮兌去乳香、細辛、青鹽、雄黃。

治牙疳,用米二停,鹽一停,盆鹼、麝香少許,白礬相合,水拌勻,紙裹燒焦黑為末,貼藥立止。

常用刷牙藥,用地骨皮二兩酒浸一宿,鼠黏子一兩半炒,細辛酒浸,青鹽各一兩,為末,入麝香少許。每用一字,臨臥擦牙,茶酒漱,良久吐出。

又方,用石膏、細辛、柳椹等分為末,擦之。

治牙疼,用露蜂房煎湯漱。

刷牙藥,用香附子炒、熟大黃煨各一兩。以橡子二十個,內一十八個裝滿青鹽,於砂器內單擺,碗蓋燒存性,與生橡子二個,並香附、大黃同為末,每日刷牙、掠髭鬢。

治齒疼,用胡荽子五合,水五合,煮一合,含之愈。

治大小人牙疳,用雞腸草爛搗,貼患處。

又方,用雙頭蓮即催生草爛搗,貼之。

治食酸物齒齼用胡桃肉細嚼解之。

治腎虛齒痛,用生地黃、川芎各一錢為末,塗齒根上。

治牙疼,用青蒿一握,水一碗,煎半碗,溫漱之,疼即止。

又方,用良薑、草烏為末,揩齒。有涎即吐出,以鹽湯漱口。

白話文:

[牙齒]

  1. 治療牙齒因風寒濕邪引起的劇烈疼痛: 將良薑、去皮的草烏、細辛、荊芥穗等量研磨成粉。每次取少量,塗抹在疼痛的牙齒部位,直到有唾液流出,不要吞咽,過一會兒用鹽水漱口,疼痛就會停止。也可以將此藥粉與等量的腐爛炭末混合,經常使用來刷牙。

  2. 治療鬆動的牙齒,使其脫落而不傷及牙齦: 將草烏、蓽茇各半兩,川椒、細辛各一兩,研磨成粉。每次取少量,塗抹在患牙的內外表面,牙齒就會自行脫落。

  3. 治療牙齒鬆動,以及因風寒引起的牙痛: 將炒黑的大香附子三兩,青鹽半兩分別研磨成粉,再混合均勻,按照日常刷牙的方法使用。

  4. 治療各種牙疾,以及因風寒、蛀牙、牙齒暴露引起的牙痛: 取槐枝、柳枝各47根,切碎;取未蛀蝕的皂角7枚;取40文重的鹽,一起放入瓷瓶中密封,用稻殼火燒烤一夜,待冷卻後研磨成粉,按照日常刷牙的方法使用。

  5. 治療劇烈牙痛: 將蓽茇、胡椒、良薑、乳香、細辛、麝香、青鹽、雄黃等量研磨成粉。先用溫水將牙齒刷淨,然後將藥粉塗抹在疼痛處,直到排出大量的唾液,不要吞咽,漱口數十次,疼痛就會立即停止。忌食油膩食物一到兩天,效果極佳。另一種方法是用青皮、乳香、細辛、青鹽、雄黃等量混合。

  6. 治療牙疳: 將兩份米、一份鹽、少量盆鹼、麝香、白礬混合,加水拌勻,用紙包好燒至焦黑,研磨成粉,敷在患處,立即止痛。

  7. 常用的刷牙藥: 將地骨皮二兩用酒浸泡一夜,鼠黏子一兩半炒熟,細辛用酒浸泡,青鹽各一兩,研磨成粉,加入少量麝香。每次取少許,睡前刷牙,用茶或酒漱口,過一會兒吐出。

  8. 另一種刷牙藥: 將石膏、細辛、柳椹等量研磨成粉,塗抹牙齒。

  9. 治療牙痛: 用蜂房煎湯漱口。

  10. 刷牙藥: 將炒熟的香附子、煨熟的大黃各一兩,橡子二十個(其中十八個裝滿青鹽),放在砂器中單獨擺放,用碗蓋燒至存性,與剩下的兩個生橡子,以及香附子、大黃一起研磨成粉,每天刷牙、梳理鬍鬚鬢髮。

  11. 治療牙痛: 將五合胡荽子,加五合水,煮至一合,含在口中即可緩解疼痛。

  12. 治療大小孩的牙疳: 將雞腸草搗爛,敷在患處。

  13. 另一種治療牙疳的方法: 將雙頭蓮(催生草)搗爛,敷在患處。

  14. 治療食用酸性食物後引起的牙齒酸痛: 細嚼胡桃肉即可緩解。

  15. 治療腎虛引起的牙痛: 將生地黃、川芎各一錢研磨成粉,塗抹在牙根上。

  16. 治療牙痛: 將一把青蒿加一碗水,煎至半碗,溫熱後漱口,疼痛即可停止。

  17. 另一種治療牙痛的方法: 將良薑、草烏研磨成粉,塗抹牙齒,有唾液流出就吐掉,再用鹽水漱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