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必昌

《醫階辨證》~ 半身不遂手足不隨麻木不仁痿躄軃曳辨

回本書目錄

半身不遂手足不隨麻木不仁痿躄軃曳辨

1. 半身不遂手足不隨麻木不仁痿躄軃曳辨

半身不遂者或左或右半體頑麻肢節拳曲而不直遂在左為癱在右為瘓手足不隨者手足痿罷而不隨或軟弱無力,麻木不仁者肌肉頑痹搔之不知痛癢,痿躄者下體盤骨懈弛機關不束行則,而不正軃(朵)曳者,肩而曳行半身不遂即偏枯也,四肢不隨即瘓也,麻木不仁即著痹也,曳亦痿之類也

白話文:

「半身不遂」指的是身體的左邊或是右邊的半邊身體麻木且無法活動自如。若發生在左側,我們稱之為「癱」;若發生在右側,我們稱之為「瘓」。「手足不隨」指的是手腳無力,無法正常活動。可能是手腳軟弱無力,亦或是完全不能動彈。

「麻木不仁」指的是肌肉僵硬,即使被刮擦也不知疼痛或癢感。「痿躄」指的是下身及盆骨部位鬆弛,身體的控制機能失調,導致行走時步態歪斜。「軃曳」指的是拖著肩膀行走。

「半身不遂」即俗稱的「偏癱」,「四肢不隨」就是「瘓」,「麻木不仁」就是「著痹」,而「軃曳」亦屬於「痿」的一種類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