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念祖

《醫學三字經》~ 卷之四 (8)

回本書目錄

卷之四 (8)

1. 婦人科方

水二杯,煎八分服。產後風,口噤、角弓反張者,宜加荊芥穗三錢。又方,中風口噤,用華佗愈風散,即荊芥穗一味焙為末,勿焦黑,以童便和酒送下。口噤藥不下者,用一兩零,再以童便煎好,從鼻孔灌下。

當歸生薑羊肉湯

方見《心腹痛》。

竹葉湯,(《金匱》),治產後中風,病痙發熱,面正赤,喘而頭痛。

鮮竹葉(四十九片),葛根(三錢),防風(一錢),桔梗,桂枝,人參,附子(炮),甘草(各一錢),大棗(五枚),生薑(五錢)

水三杯,煎八分,溫服,溫覆使汗出,日夜作三服。頭項強,加附子五分,煎藥揚去沫;嘔者,加半夏二錢。

愚按:自汗者,去葛根,加栝蔞根三錢,附子五分。產後痙症,十中只可救一,除此方外,無一善方。

甘麥大棗湯

甘草(三錢),小麥(二兩六錢),大棗(十枚)

水三杯,煎一杯服,日作三服。

《金匱》方只錄五首。余見拙著《金匱淺說》《金匱讀》內,二書即欲梓行,集隘不能盡登。

白話文:

婦人科方

用水兩杯,煎煮至剩八分後服用。如果是產後風,出現口不能張開、身體向後彎曲的狀況,適合加入荊芥穗三錢。另一個方子,針對中風導致口不能張開的情況,使用華佗愈風散,也就是將荊芥穗單獨烘焙成粉末,不要燒焦變黑,用童子尿和酒一起送服。如果口不能張開導致藥吃不下去,就用一兩的藥粉,再用童子尿煎好,從鼻孔灌入。

當歸生薑羊肉湯

這個方子在《心腹痛》裡有記載。

竹葉湯(出自《金匱要略》),用來治療產後中風,出現抽搐發熱,臉色潮紅,呼吸急促且頭痛的症狀。

鮮竹葉(四十九片),葛根(三錢),防風(一錢),桔梗、桂枝、人參、炮附子、甘草(各一錢),大棗(五枚),生薑(五錢)

用水三杯,煎煮至剩八分,溫熱服用,蓋被子讓身體微微出汗,一天之中早晚服用三次。如果頭頸僵硬,加入炮附子五分,煎藥時撇去浮沫;如果想吐,加入半夏二錢。

我認為:如果是自汗的病人,應該去掉葛根,加入栝蔞根三錢和炮附子五分。產後抽搐這種病,十個人之中可能只有一個人能救活,除了這個方子,沒有更好的辦法了。

甘麥大棗湯

甘草(三錢),小麥(二兩六錢),大棗(十枚)

用水三杯,煎煮至剩一杯服用,一天之中服用三次。

《金匱要略》裡只收錄了五個婦人科的方子。我個人對《金匱要略》的理解和註解,都寫在我的《金匱淺說》和《金匱讀》這兩本書裡,這兩本書也即將出版,因為篇幅有限,所以沒辦法全部收錄進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