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科証治準繩》~ 卷之九·肺臟部·腎臟部 (16)
卷之九·肺臟部·腎臟部 (16)
1. 行遲
上銼,沸水二升,浸藥一兩通,與兒浴,溫處避風。
《千金》治數歲不行方
葬家未開戶,盜食與哺,日三,便行(翼云:未閉戶,嬰孺就墓門中哺)
《寶鑑》灸兩足踝各三壯。
良方左經丸,治筋骨諸疾,手足不隨,不能行步運動。
草烏頭(生,肉白者,去皮臍),木鱉(去殼),白膠香,五靈脂(各三兩半),當歸(一兩),斑蝥(去翅足,一百枚,少醋煮熟)
上為末,黑豆去皮生杵粉一斤,醋糊丸雞頭實大。酒磨下一丸,不曾針灸傷筋絡者,四五丸必效。十歲兒一丸分三服。此藥能通榮衛,導經絡,專治心腎肝三經,服後小便少,淋澀,乃其驗也。
按:此方,非內有汙血痼積不宜用。
丁時發治大人小兒銼骨,行步艱難,腳無力。續命丹
防風,乳香,蔓荊子,牛膝,麻黃,羚羊角,酸棗仁,草烏頭(去皮),沒藥,白朮,茯苓(各二錢半),天麻(酒煮),胡麻(炒),當歸,續斷(各半兩),川烏頭(去皮),黃耆(各四錢),蒺藜(一錢二分半)
上為細末,蜜丸小彈大。每服一丸,煎酒,細嚼,一日三五服,用後洗藥。服藥三日方洗。
草烏頭,當歸,地龍,木鱉子,紫貝草,椒目,蔥須,荊芥(各一兩)
為末,煎湯,露腳指甲,從上淋洗。次用熏法。
熏藥方
柴胡,草烏頭,赤小豆,吳茱萸,羌活,晚蠶砂(各一兩)
末黑豆三升,熱水泡,少頃,去黑豆,入前藥煮,盆盛,熏銼閃處,令出骨中汗。
白話文:
[行遲]
將藥材磨碎,用兩升沸水浸泡一兩的藥材,然後用來給小孩洗澡,洗完後要在溫暖的地方避風。
《千金方》治療數歲小孩無法走路的藥方:
孩子還沒埋葬,就讓盜賊餵食,一天三次,就能行走(另一說法:未下葬時,在墓門口餵食嬰兒)。
《寶鑑》:在兩腳腳踝各灸三壯。
《良方左經丸》治療筋骨疾病,手腳不靈活,無法行走活動。
生草烏頭(選擇肉白色的,去除外皮和臍部),木鱉子(去除外殼),白膠香,五靈脂(各三兩半),當歸(一兩),斑蝥(去除翅膀和腳,一百枚,用少許醋煮熟)。
將以上藥材磨成粉末,再加入去皮的生黑豆粉一斤,用醋調成糊狀,做成雞頭實大小的藥丸。用酒送服一丸,如果沒有針灸造成筋絡損傷的,服用四五丸必定有效。十歲小孩一丸分三次服用。此藥能疏通身體的氣血,引導經絡,專門治療心、腎、肝三經的疾病。服用後小便量少,排尿困難,這是藥效的表現。
注意:此方如果體內沒有瘀血積滯,不適合使用。
丁時發治療大人小孩的骨頭錯位,走路困難,腳無力的藥方:續命丹
防風,乳香,蔓荊子,牛膝,麻黃,羚羊角,酸棗仁,草烏頭(去皮),沒藥,白朮,茯苓(各二錢半),天麻(用酒煮過),胡麻(炒熟),當歸,續斷(各半兩),川烏頭(去皮),黃耆(各四錢),蒺藜(一錢二分半)。
將以上藥材磨成細粉,用蜂蜜做成小彈珠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一丸,用溫酒送服,細細咀嚼,一天服用三到五次,服藥後洗淨藥渣。服藥三天後才能洗澡。
草烏頭,當歸,地龍,木鱉子,紫貝草,椒目,蔥鬚,荊芥(各一兩)。
將以上藥材磨成粉末,煎煮成湯,讓腳趾甲露出,從上往下淋洗。然後用熏蒸的方法。
熏藥方:
柴胡,草烏頭,赤小豆,吳茱萸,羌活,晚蠶砂(各一兩)。
將三升黑豆用熱水浸泡,過一會兒取出黑豆,加入上述藥材煮沸,倒入盆中,用來熏蒸錯位的地方,讓骨頭中的汗液排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