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肯堂

《幼科証治準繩》~ 卷之九·肺臟部·腎臟部 (4)

回本書目錄

卷之九·肺臟部·腎臟部 (4)

1. 齆鼻

《聖惠》,龍腦散,治小兒鼻齆,不聞香臭。

龍腦(半錢,細研),瓜蒂(十四枚),赤小豆(三十粒),黃連(三大莖,去須)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入龍腦研令勻。每夜臨臥時,以綠豆大吹入鼻中。每用有少許清水出,為效。

〔張渙〕,清肺膏,治齆鼻病。

瓜蒂(半兩),附子(一枚炮,去皮臍),赤小豆,細辛,甘草(各一分。以上搗羅為細末)

上件,入龍腦一錢研勻,煉蜜和丸。綿裹,納鼻中,隨鼻之大小。

上二方,前一方,有熱者宜之。後一方,有寒者宜之。

白話文:

《聖惠方》中的龍腦散,是用來治療小兒鼻塞,聞不到香臭的症狀。

藥材包含:龍腦(約0.15克,磨成細粉)、瓜蒂(十四個)、赤小豆(三十粒)、黃連(三大段,去除鬚根)

將上述藥材搗碎,磨成細粉,再加入龍腦粉混合均勻。每天晚上睡覺前,取像綠豆般大小的藥粉吹入鼻孔中。每次使用後如果鼻腔內有少許清水流出,就代表有效。

〔張渙〕的清肺膏,是用來治療鼻塞的疾病。

藥材包含:瓜蒂(約15克)、附子(一枚,炮製過,去除外皮和臍)、赤小豆、細辛、甘草(各約0.3克。以上藥材搗碎磨成細粉)

將上述藥材混合後,加入龍腦(約0.3克)磨勻,再用煉製過的蜂蜜混合製成藥丸。用棉花包裹藥丸,塞入鼻孔中,大小可依鼻孔調整。

以上兩個方子,第一個方子適合有熱症的人使用,第二個方子則適合有寒症的人使用。

2. 鼻流清涕

《聖惠》夫肺氣通於鼻,若其藏為風冷所傷,冷隨氣乘於鼻,故使液涕不收也。夫津液涕唾,得熱則乾燥,得冷則流溢也。

〔張渙〕,菊花散,治鼻塞多涕等病。

甘菊,防風,前胡(各一兩),細辛,桂心(各半兩),甘草(一分)

上件搗,羅為細末。每服半錢,研入乳香少許,煎荊芥湯調下,乳後。

《聖惠》,菊花散,治小兒腦戶傷於風冷,鼻內多涕,精神昏悶。

甘菊花,白朮,細辛,白茯苓,甘草(炙微赤,銼),防風,人參(並去蘆。各一分)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一錢,以水一小盞,入生薑少許,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量兒大小,以意分減,溫服。

《萬全方》,芎藭散,治證同前。

芎藭(半兩),甘菊花,白朮,防風,人參,細辛,白茯苓,甘草(炙。各一分)

上件藥搗,羅為散。每服一錢,以水一盞,生薑少許,煎至五分,去滓溫服。

白話文:

《聖惠方》說,肺的氣息是與鼻子相通的,如果肺受到風寒的侵襲,寒氣會隨著氣息進入鼻子,導致鼻涕無法停止。人的津液、鼻涕、口水,遇到熱就會乾燥,遇到寒冷就會流出來。

〔張渙〕的菊花散,可以用來治療鼻塞、鼻涕多的症狀。

藥方組成:甘菊花、防風、前胡(各一兩),細辛、桂心(各半兩),甘草(一分)。

製作方法:將以上藥材搗碎,研磨成細末。每次服用半錢,加入少許乳香一起研磨,用荊芥煎湯調服,在餵奶後服用。

《聖惠方》中的菊花散,也可以治療小孩因風寒侵襲腦門,導致鼻涕多、精神昏沉的症狀。

藥方組成:甘菊花、白朮、細辛、白茯苓、炙甘草(稍微烤過,切碎)、防風、人參(去除蘆頭。各一分)。

製作方法:將以上藥材搗碎,研磨成粗散。每次服用一錢,加入少量生薑,用水煎煮至五分,去除藥渣,不論何時,根據小孩大小,酌情減量,溫服。

《萬全方》中的芎藭散,也可以治療上述相同的症狀。

藥方組成:芎藭(半兩),甘菊花、白朮、防風、人參、細辛、白茯苓、炙甘草(各一分)。

製作方法:將以上藥材搗碎,研磨成散。每次服用一錢,加入少量生薑,用水煎煮至五分,去除藥渣,溫服。

3. 鼻乾無涕

《聖惠》夫小兒肺臟壅滯,有積熱上攻於腦,則令腦熱也。又肺氣通於鼻,主於涕,若其臟有熱,則津液乾燥,故令無涕也。

《聖惠》,木通散,治小兒腦熱無涕,口乾心躁,眠臥不安。

木通(銼),麥門冬(去心,焙),川升麻(各半兩),知母,犀角屑,甘草(炙微赤,銼),杏仁(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各一分),梔子仁(三枚)

上件藥搗,羅為粗散。每服一錢,以水一小盞,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量兒大小,加減溫服。

〔張渙〕,犀角升麻散,治腦熱肺壅鼻乾病。

犀角屑(一兩),川升麻,馬牙硝,黃連(各半兩)

以上搗,羅為細末。次用

硃砂(細研水飛,半兩),牛黃,龍腦(各一分,研細)

上件搗,羅為細末。每服半錢,溫蜜湯調下,乳食後。

《萬全方》,麥門冬丸,治小兒心肺壅熱,腦幹無涕,時有煩躁。

麥門冬(去心,焙,一兩),龍腦(細研,半分),甘草(炙),牛黃(研入。各一分),黃連,赤茯苓,犀角屑,粉霜,硃砂,馬牙硝(各研),生乾地黃,子芩(各半兩)

上件藥搗,羅為末,入研了藥,都研令勻。每服半錢,以溫蜜湯調下。

白話文:

《聖惠》篇提到,小孩的肺臟如果阻塞不通,體內有熱積聚向上衝到腦部,就會導致腦部發熱。而且肺氣與鼻子相通,掌管鼻涕的分泌,如果肺臟有熱,津液就會乾燥,所以導致沒有鼻涕。

《聖惠》又提到一個方劑叫做「木通散」,可以用來治療小孩因為腦熱而沒有鼻涕,並且口乾、心煩躁動、睡眠不安的情況。

這個方劑的組成有:木通(切碎)、麥門冬(去掉中心,烘烤過)、川升麻(各二分之一兩)、知母、犀角屑、甘草(用火稍微烤過,切碎)、杏仁(用熱水浸泡後去掉外皮和尖端,取兩瓣果仁,用麩炒至微黃,各一分)、梔子仁(三枚)。

將以上藥材搗碎,磨成粗末。每次服用一錢,用一小杯水煎煮到剩下一半,去掉藥渣,不拘時間,根據小孩的體型大小,酌量調整用量,溫熱服用。

張渙記載的「犀角升麻散」,可以治療因為腦熱、肺氣壅塞引起的鼻乾症狀。

這個方劑的組成有:犀角屑(一兩)、川升麻、馬牙硝、黃連(各二分之一兩)。

將以上藥材搗碎,磨成細末。接著另外準備:硃砂(研磨成細粉,用水飛過,二分之一兩)、牛黃、龍腦(各一分,研磨成細粉)。

將上述藥粉混合均勻,每次服用半錢,用溫熱的蜂蜜水調服,在餵奶或吃飯後服用。

《萬全方》記載的「麥門冬丸」,可以用來治療小孩因為心肺積熱而導致腦部乾燥沒有鼻涕,並且時常感到煩躁。

這個方劑的組成有:麥門冬(去掉中心,烘烤過,一兩)、龍腦(研磨成細粉,半分)、甘草(用火烤過)、牛黃(研磨後加入,各一分)、黃連、赤茯苓、犀角屑、粉霜、硃砂、馬牙硝(均研磨成粉)、生地黃、子芩(各二分之一兩)。

將以上藥材搗碎,磨成粉末,加入研磨好的藥粉,一起研磨均勻。每次服用半錢,用溫熱的蜂蜜水調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