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肯堂

《幼科証治準繩》~ 集之七·脾臟部(上) (1)

回本書目錄

集之七·脾臟部(上) (1)

1. 積痛

仲陽云:積痛,口中氣溫,面色黃白,目無精光,或白睛多及多睡畏食,或大便酸臭者,當磨積而痛自除,宜下積丸,甚者,白餅子下之,後和胃氣,用白朮散(渴)、小沉香丸、感應丸治之。又有食積肚痛,有熱者芍藥甘草湯(腹痛)加乾葛。吐者加半夏、生薑,或加枳實亦效。

小沉香丸,和中順氣,進食消痰。

砂仁,蓬朮(各四錢,煨),香附子(去毛,炒,一兩八錢),舶上丁香皮(二兩四錢),沉香(六錢),甘松(去土,三兩六錢),益智仁(微炒,一兩二錢),甘草(炙,一兩四錢)

上為細末,湯浸蒸餅丸,如桐子大。每服三十或四十丸,食後溫薑湯下,或嚼破更妙。

白話文:

仲陽說:積痛這種情況,會有口中感覺溫熱、臉色黃白、眼神無光,或者眼白很多、嗜睡且食慾不振,甚至大便酸臭等現象。這時應當磨去積滯,疼痛自然會消除。適合服用下積丸,情況嚴重的,可以服用白餅子來幫助排泄,之後再調理脾胃之氣,可以用白朮散(針對口渴)、小沉香丸、感應丸來治療。

另外,因為食物積滯導致的肚子痛,如果有發熱現象,可以用芍藥甘草湯(針對腹痛)加上乾葛來治療。如果想吐,可以加上半夏、生薑,或者加上枳實也會有效果。

小沉香丸,可以調和脾胃,使氣機順暢,促進食慾並化解痰濕。

藥材組成: 砂仁(煨過)與蓬朮(煨過)各四錢、香附子(去除毛,炒過)一兩八錢、舶上丁香皮二兩四錢、沉香六錢、甘松(去除泥土)三兩六錢、益智仁(稍微炒過)一兩二錢、甘草(炙烤過)一兩四錢。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末,用熱水浸泡過的蒸餅做成藥丸,大小像桐子(梧桐子)一樣。每次服用三十或四十丸,飯後用溫熱的薑湯送服,或者嚼碎服用效果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