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肯堂

《幼科証治準繩》~ 集之八·脾臟部(下) (25)

回本書目錄

集之八·脾臟部(下) (25)

1. 五疳出蟲方

熊膽丸,治小兒五疳出蟲。

熊膽,硃砂,麝香,蚺蛇膽,蜣螂(炒),瓜蒂(各半兩)

上件藥為極細末,入研了藥,令勻,用豶豬膽汁和丸,如綠豆大。先用桃柳湯浴兒了,用粥飲下三丸。以青衣蓋,當有蟲出也。

定命散,治五疳有蟲。

干蝦蟆(一枚,燒灰),蛇蛻皮(炒),蟬殼(各一分)

上件為極細末,入麝香末半錢研勻。但是一切疳,至午時後以暖水調下半錢,

一二歲即服一字。後煎桃柳湯,放溫浴兒了,便用青衣蓋,當有蟲出,即效。

青黛丸,治五疳體熱,乾瘦發立,鼻癢有蟲,不欲飲乳。

青黛,蘆薈,人中白(各半兩),豬牙皂角,蟬殼(各半分),麝香(一分),胡黃連(三分),蟾涎,人乳汁(各少許)

上件為末,五月五日午時修合,以粽子肉、棗肉、及蟾涎、乳汁丸,如黍米大。以桃柳湯浴兒後,以米飲下三丸。後著青衣裹兒,看身上有蟲出,青黑者不堪,白黃赤者易瘥。

〔錢乙〕,胡黃連麝香丸,治疳氣羸瘦,白蟲作。

胡黃連,白蕪荑(各一兩半),麝香(一錢),黃連,木香(各半兩),辰砂(一分)

上末,麵糊丸,如綠豆大。米飲下五七丸,至三五歲可十五丸,無時。

〔錢乙〕,榆仁丸,治疳熱瘦悴有蟲,久服充肥。

榆仁,黃連(各一兩)

上為末,用豬膽七枚,破取汁,與藥同和,入碗內,甑上蒸九日,每日一次,候日數足,入研麝香半錢,湯浸蒸餅和丸,綠豆大。每服五七丸至一二十丸,米飲下。

白話文:

熊膽丸,治療小兒五疳引起的蟲病。

藥材:熊膽、朱砂、麝香、蚺蛇膽、炒過的蜣螂、瓜蒂(各半兩)。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極細的粉末,混合均勻,用公豬膽汁調和製成丸子,大小如綠豆。先用桃柳枝煮的水給小孩洗澡,然後用米粥送服三顆丸子。用青色布衣蓋住小孩,應該會有蟲子排出。

定命散,治療五疳引起的蟲病。

藥材:燒成灰的乾燥蛤蟆(一枚)、炒過的蛇蛻皮、蟬殼(各一分)。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極細的粉末,加入少許麝香末混合均勻。所有疳病,都在中午之後用溫水調服半錢,一兩歲的小孩服用一字(少量)。之後用桃柳枝煮的水放溫給小孩洗澡,再用青色布衣蓋住小孩,應該會有蟲子排出,這就有效了。

青黛丸,治療五疳引起的體熱、乾瘦、頭髮豎立、鼻子發癢有蟲、不喜歡喝奶。

藥材:青黛、蘆薈、人中白(各半兩)、豬牙皂角、蟬殼(各半分)、麝香(一分)、胡黃連(三分)、蟾蜍唾液、人乳汁(各少許)。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粉末,在端午節中午配製,用粽子肉、棗肉、蟾蜍唾液和人乳汁混合製成丸子,大小如小米。用桃柳枝煮的水給小孩洗澡後,用米湯送服三顆丸子。之後用青色布衣裹住小孩,觀察身上是否有蟲子排出,青黑色的表示病況不好,白色、黃色、紅色表示容易痊癒。

[錢乙]胡黃連麝香丸,治療疳氣虛弱消瘦,有白蟲作怪。

藥材:胡黃連、白蕪荑(各一兩半)、麝香(一錢)、黃連、木香(各半兩)、辰砂(一分)。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粉末,用麵糊做成丸子,大小如綠豆。用米湯送服五至七顆丸子,三到五歲的小孩可以服用十五顆,不限時間。

[錢乙]榆仁丸,治療疳熱消瘦有蟲,長期服用可以使身體肥壯。

藥材:榆仁、黃連(各一兩)。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粉末,用七個豬膽的膽汁與藥粉混合,放入碗內,在蒸籠上蒸九天,每天一次,等時間足夠,加入研磨好的麝香半錢,用湯浸泡過的蒸餅揉合製成丸子,大小如綠豆。每次服用五到七顆,或者多至一二十顆,用米湯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