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肯堂

《幼科証治準繩》~ 集之八·脾臟部(下) (8)

回本書目錄

集之八·脾臟部(下) (8)

1. 肝疳

神妙觀音散,補虛,調胃氣,進乳食,止吐瀉,久不進食。

白扁豆(微炒),石蓮肉(炒,去心),人參(焙。各一分),茯苓(一錢半,焙),甘草(炙),香白芷,綿黃耆(捶碎,用蜜水拌炙),木香(炒。各一錢),神麯(二錢)

上為末。每服嬰孩一字,二三歲半錢,四五歲一錢,用水一藥注或半銀盞,棗子半片,煎十數沸,服。

人參散,補虛,謂胃氣,進乳食,止吐瀉。

人參,茯苓,蓮肉(去心、炒。各一分),黃耆(半兩,捶,蜜水拌炙),甘草(二錢,炙)

上為末。每服嬰孩一字,二三歲半錢,四五歲一錢,以水一藥注或半銀盞,入棗子半片,煎十數沸,服。

莊氏第六候頭生瘡,毛髮稀焦,是肝疳方

肉豆蔻,蟾灰(全者。各一個),桔梗(炮),茯苓(煨),大黃(煨。各一兩),龍腦,麝香(各一錢)

上,為末,軟飯丸,如麻子大。粟米飲下三丸。只可兩服。治小兒手足動,眼目不開,有時語笑,或即嗔怒,兼多驚,手指甲青,狀形似死,妄稱天瘹。

通神丸

茯苓,龍齒(各。煨半兩),鉛丹,胡黃連(各一分),銀箔(五片),麝香(一錢),釣藤(一兩,煨)

上為末,煉蜜丸,麻子大。每十丸,米飲下。(莊氏第二十二候用此方)

第三風疳,小兒手足拘攣,眼目不開,有時自笑,或嗔怒驚叫,手爪甲青,狀似鬼形,已似天瘹。須服,金箔茯苓散

金箔(五片),茯苓,牛膝,胡黃連(各一兩),龍骨(一分),木香,麝香(各一錢)

上件為末。每服一字,米飲下,日二服。忌油膩。

白話文:

肝疳

神妙觀音散,主要功效是補虛弱、調理腸胃、促進食慾、止吐止瀉,可用於長期不進食的情況。

藥材包含:炒過的白扁豆、炒過並去心的石蓮肉、焙乾的人參(各一份),焙乾的茯苓(一錢半),炙甘草、香白芷、用蜜水拌過炙過的捶碎綿黃耆、炒過的木香(各一錢),神麯(二錢)。

將以上藥材磨成粉末。嬰兒每次服用一字(古代的重量單位),二三歲孩童服用半錢,四五歲孩童服用一錢。用一藥注或半銀盞的水,加入半片棗子,煎煮十幾次沸騰後服用。

人參散,主要功效是補虛弱、調理腸胃、促進食慾、止吐止瀉。

藥材包含:人參、茯苓、去心炒過的蓮肉(各一份),用蜜水拌過炙過的捶碎黃耆(半兩),炙甘草(二錢)。

將以上藥材磨成粉末。嬰兒每次服用一字,二三歲孩童服用半錢,四五歲孩童服用一錢。用一藥注或半銀盞的水,加入半片棗子,煎煮十幾次沸騰後服用。

莊氏第六個症狀:頭上生瘡、頭髮稀疏乾枯,這是肝疳的治療方子。

藥材包含:肉豆蔻、完整的蟾蜍灰、炮製過的桔梗、煨過的茯苓、煨過的大黃(各一兩),龍腦、麝香(各一錢)。

將以上藥材磨成粉末,用軟飯做成如麻子大小的藥丸。用小米湯送服三顆藥丸。此方只能服用兩次。這個方子治療小孩手腳亂動、眼睛睜不開、有時自言自語或笑、有時又生氣發怒,同時伴隨容易驚嚇、手指甲發青,看起來像快死一樣,胡言亂語說自己得了癲癇。

通神丸

藥材包含:煨過的茯苓、煨過的龍齒(各半兩),鉛丹、胡黃連(各一分),銀箔(五片),麝香(一錢),煨過的釣藤(一兩)。

將以上藥材磨成粉末,用煉製過的蜂蜜做成如麻子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十顆,用米湯送服。(莊氏第二十二個症狀使用這個方子)

第三種風疳,症狀為:小孩手腳抽搐、眼睛睜不開、有時自言自語或笑、有時又生氣發怒驚叫,手指甲發青,看起來像鬼一樣,像是癲癇發作。需要服用金箔茯苓散。

藥材包含:金箔(五片),茯苓、牛膝、胡黃連(各一兩),龍骨(一分),木香、麝香(各一錢)。

將以上藥材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一字,用米湯送服,一天服用兩次。忌食油膩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