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肯堂

《幼科証治準繩》~ 集之七·脾臟部(上) (19)

回本書目錄

集之七·脾臟部(上) (19)

1. 久瀉

上為末,蜜丸小豆大。白飲下二十五丸,日二服。量兒大小與之。

溫白丸,治久瀉脾虛不食,食即瀉下,米穀不化。

白朮(一分,米泔浸,切焙),丁香(半錢,炒),半夏(一錢半,湯泡洗七遍)

上為末,生薑自然汁煮麵糊為丸,如梧桐子大。半歲每服三丸,三五歲五七丸,淡生薑湯吞下,早晚各進一服。

惺惺散,治久瀉脾困,不思乳食,恐作脾風。

天麻,全蠍(炒,各半錢),木香(炮),糯米,人參,茯苓(各微炒),白扁豆(炒),山藥(焙),甘草(炙。各一錢)

上為末。每服嬰孺一字,二三歲半錢,用水一藥注或半銀盞,棗子半片,煎十數沸,服。

〔張渙〕治瀉利久不瘥。香礬丹

木香,枯白礬(各一兩),訶梨勒皮(微炮),酸石榴皮(炒黑。各半兩)

上件搗,羅為細末,煉蜜和丸,如黍米大。每服十粒,粥飲下。量兒大小加減。

〔劉氏〕治小兒臟腑久泄瀉不止。

人參,白朮,茯苓,甘草,陳皮,藿香,丁香,木香,肉豆蔻

上等分,為末。每服二錢,以藿香合糯米煮粥飲調下,或姜水煎亦可。

臟腑滑泄。四君子加訶子五分,米飲調下。

白話文:

[久瀉]

將藥材磨成粉末,用蜂蜜製成綠豆大小的藥丸。用開水送服二十五丸,每天服用兩次。用量依據小孩年紀大小調整。

溫白丸,治療長期腹瀉,因為脾胃虛弱導致食慾不振,吃了就腹瀉,食物無法消化。

白朮(一份,用洗米水浸泡後切片烘乾),丁香(半錢,炒過),半夏(一錢半,用熱水浸泡清洗七次)

將以上藥材磨成粉末,用生薑汁煮麵糊製成藥丸,如梧桐子般大小。半歲嬰兒每次服用三丸,三五歲孩童每次服用五到七丸,用淡生薑湯吞服,早晚各服用一次。

惺惺散,治療長期腹瀉,因為脾胃困乏,不想喝奶或吃東西,擔心會轉變成脾風(小兒驚風)。

天麻、全蠍(炒過,各半錢),木香(炮製過),糯米、人參、茯苓(略炒過),白扁豆(炒過)、山藥(烘焙過)、甘草(炙烤過,各一錢)

將以上藥材磨成粉末。嬰幼兒每次服用少許,約一小撮,二三歲孩童每次服用半錢,用水一小匙或半個小銀杯,加入半片棗子,煎煮十幾次後服用。

張渙的處方,治療長期腹瀉不癒。香礬丹

木香、枯白礬(各一兩),訶梨勒皮(略炒過),酸石榴皮(炒黑,各半兩)

將以上藥材搗碎,磨成細末,用煉過的蜂蜜和成藥丸,像黍米般大小。每次服用十粒,用粥湯送服。用量依據小孩年紀大小加減。

劉氏的處方,治療小兒內臟長期腹瀉不止。

人參、白朮、茯苓、甘草、陳皮、藿香、丁香、木香、肉豆蔻

將以上藥材等分,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二錢,用藿香和糯米煮成的粥湯調和後服用,或是用薑水煎煮後服用也可以。

如果因為內臟虛弱導致滑泄不止(拉稀不止),用四君子湯(人參、白朮、茯苓、甘草)再加入五分訶子,用米湯調和後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