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肯堂

《幼科証治準繩》~ 集之七·脾臟部(上) (5)

回本書目錄

集之七·脾臟部(上) (5)

1. 熱吐

綠豆飲,解誤服劑熱之毒,煩躁悶亂,或作吐,或狂渴,宜先投下,次服對證藥劑。

綠豆粉(一兩),淨黃連,乾葛,甘草(各半兩)

上,除綠豆粉外,餘三味共為細末,入乳缽同綠豆粉杵勻。每服半錢至一錢,溫豉湯調服。

益元散,治熱吐面赤氣粗,小水短少,傷暑作吐尤佳。

滑石(六錢),甘草(一錢)

上為細末。薑汁調,燈心湯下。吐甚者,井花水下。

《濟生》竹茹湯,治熱吐,口渴煩躁。

橘紅,乾葛,甘草,麥門冬,竹茹,生薑

上,水煎服。熱甚者,加姜連。

白話文:

綠豆飲,用來解因為吃錯藥而產生的熱毒,引起的煩躁、胸悶、意識混亂,或者出現嘔吐、極度口渴等症狀。這種情況應該先用藥幫助排泄,之後再服用針對病症的藥物。

配方:綠豆粉(37.5克),淨黃連、乾葛、甘草(各18.75克)

做法:除了綠豆粉以外,將黃連、乾葛、甘草三味藥材磨成細末,再放入乳缽中與綠豆粉一起搗均勻。每次服用1.875克到3.75克,用溫熱的豆豉湯調服。

益元散,治療因為熱邪引起的嘔吐,症狀有臉色發紅、呼吸急促、小便量少,尤其對於中暑引起的嘔吐效果很好。

配方:滑石(22.5克),甘草(3.75克)

做法:將藥材磨成細末,用薑汁調和,再用燈心草煎的湯送服。如果嘔吐很嚴重,改用井水送服。

《濟生》竹茹湯,治療因為熱邪引起的嘔吐,症狀有口渴、煩躁。

配方:橘紅、乾葛、甘草、麥門冬、竹茹、生薑

做法:用水煎服。如果熱象很嚴重,可以加入黃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