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文胤

《丹台玉案》~ (15)

回本書目錄

(15)

1. 血鼓門(血瘕.血腫 血風 熱入血室.)

婦人鼓脹,雖有因於氣食而成者,然成於血者,則居多焉。成於氣食者,腹雖脹而經不閉,充滿。其始發之時,小腹先膨,久則上連中脘,脹緊如鼓,青筋綻露,而血鼓之症成矣。其有因產後惡血不下,逆而上升,滲入於皮膚,充積於中宮,上騰於面,而成紫色者,此必死之癖塊。雖有因痰與氣食而成者,然成於血者居多焉。

痰與氣食成塊,雖成而不礙於經水怒氣,留滯於兩腋小腹之間,故成血癖也。

血腫,與水腫不同。先因月信不通,而後腫,名曰血腫。乃瘀血化水,閉塞胞門,流走四肢。血風者,經水逆上,攻於腦間,頭目悶迷,不省人事,甚至滿面滿頭,皆成赤斑者。此水適臨,感冒風邪所致。蓋風之為氣,善行而數變,其勢易上而難下。其經水為風所激,故致倒流而上行也。

熱入血室者,何以致之。必其經水臨行時,或犯熱症,因而經止。經隨熱而入於血室。

則往

【立方】

破血散聚湯 治血鼓腫脹,堅硬如石,朝寬暮急,臍凸發喘。

桃仁 紅花 歸尾 牛膝(各一錢) 三棱 蓬術(各二錢) 蘇木 木通 官桂 青皮 穿山甲(各八分) 酒煎空心服。

神仙蒸臍法 治血鼓血瘕,血瘋等症。(方見噎膈門)

桂紅丸 治血瘕血痞,神效。

官桂 紅花 桃仁 當歸梢 阿魏(各一兩) 廣木香(一兩五錢) 白豆蔻 蓬術 血見愁穿山甲(一兩二錢)

上為末。醋打米糊為丸。每服三錢。早晚一服。酒下。

消腫丸 治血腫等症。

人參 當歸 大黃(九蒸過各一兩) 桂心 瞿麥 蘇木 白茯苓 葶藶子 廣木香(各一兩四錢) 木通(五兩)

上為末。以木通煎湯法為丸。每服二錢。空心米飲送下。

消腫飲 治症同前。

五靈脂 肉桂 川芎 當歸(各一錢五分) 牛膝 青皮(各一錢) 玄胡索 黑牽牛(各二錢) 生薑五片。空心煎服。

紫金錠 治血鼓,並血瘕血腫。酒磨三錢服。(方見痰門)

祛風治血湯 治一切血風等症。

防風 當歸 川芎(各一錢五分) 荊芥 紅花 生地 桃仁 青皮 香附 天麻(各一錢二分) 水酒各一鐘煎服。

又方 治症同前。

蒼耳草(陰干) 小薊(陰干)

上為末。每服二錢。酒調下。

清熱涼血飲 治熱入血室。

麥門冬 丹皮 赤茯苓(各一錢二分) 連翹 秦艽 生地 當歸 川芎(各一錢五分)

黃芩 赤芍(各一錢) 燈心三十莖。不拘時服。

白話文:

婦女的腹部脹大,雖然有的是由氣滯或飲食不節導致,但大多是由血液問題引起。由氣滯和飲食不節引起的,雖然腹部會脹大,但月經仍正常。而由血液問題引起的,開始時小腹會先膨脹,久而久之會向上延伸到中脘,腹部脹得像鼓一樣,皮膚下的靜脈會明顯露出,這就是血鼓症。產後惡血未能排出,逆向上升滲入皮膚,積聚在腹部,使臉部變成紫色,這種情況通常無法救治。痰和氣滯、飲食不節也能形成結塊,但由血液問題引起的結塊更常見。

血腫和水腫不同,通常是因為月經不順,然後出現腫脹,被稱為血腫。這是瘀血轉化為水,堵塞了胞門,水液流到四肢。血風是月經逆向流動,衝擊腦部,使人頭暈目眩,失去知覺,甚至臉和頭都出現紅斑,這是因為在月經期間感染了風邪。風的特性是善變且易上行難下行,月經受到風邪的影響,導致逆流。

熱入血室的情況,通常是在月經來臨時受到熱病影響,導致月經停止,熱氣隨血液進入血室。

對於血鼓的治療,有「破血散聚湯」,可以治療血鼓引起的腫脹,藥材包括桃仁、紅花、歸尾、牛膝、三棱、蓬術、蘇木、木通、官桂、青皮、穿山甲,用酒煎煮,在空腹時服用。

「神仙蒸臍法」可以治療血鼓、血瘕、血瘋等病症。

「桂紅丸」能治療血瘕、血痞,非常有效。

「消腫丸」適用於血腫等病症。

「消腫飲」適用於相同的病症。

「紫金錠」可用於血鼓、血瘕、血腫,每次服用三錢,用酒磨服。

「祛風治血湯」適用於所有血風等病症。

「清熱涼血飲」用於熱入血室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