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疹專論》~ 卷四 (4)

回本書目錄

卷四 (4)

1. 麻疹焦赤發搐一案

湖口人,吳姓小兒,住丁官路,春初患麻,兒科張醫治之,疹出不透,隱隱焦赤,忽發搐搦,鼻乾息促。急迎至房中,窗戶俱閉,身著重棉,裹厚褥,檀香堆焚案上,榻旁置一紅爐,滿室熏煙之氣,余見而訝之曰:不須病死,快欲閉死。命速去紅爐,啟窗牖,派人撈鮮浮萍一碗,揀淨煎水,頻頻灌服。甫半小時,胸背漿漿汗出,搐搦漸止,庚服後藥。方定:

荊芥(八分),玄參(一錢),丹皮(八分),炒黃芩(八分),木通(八分),防風(八分),連翹(八分),炒山梔(八分),象貝母(一錢),蟬蛻(八分),前胡(八分),牛蒡子(八分),薄荷葉(四分)

服一劑而疹透,色轉紅潤;再劑,頭身疹子漸沒,身熱漸退,數日而痊。當時若不急以浮萍,辛涼透發,以啟膚腠之熱閉,則迂緩難救矣。

白話文:

這是一個來自湖口的吳姓小男孩,住在丁官路,年初時得了麻疹,由兒科醫生張某治療。但疹子出來後卻無法完全透出,呈現一種焦紅色,突然開始抽搐,鼻子乾燥,呼吸急促。

我們趕緊把他移到房間內,但看到的是窗戶全關,身上穿著厚重的棉衣,蓋著厚被,桌上堆滿正在燃燒的檀香,旁邊還有一個紅爐,整個房間瀰漫著濃濃的煙霧,我驚訝地說:不用等到病死,這樣快會悶死。我立刻吩咐他們把紅爐拿走,打開窗戶,派人去取一碗新鮮的浮萍,清洗乾淨後煎水,頻繁地餵他喝。

大約半小時後,他胸背開始出汗,抽搐的狀況逐漸停止,然後我讓他服用後面的藥方。

藥方如下:

荊芥(八分),玄參(一錢),丹皮(八分),炒黃芩(八分),木通(八分),防風(八分),連翹(八分),炒山梔(八分),象貝母(一錢),蟬蛻(八分),前胡(八分),牛蒡子(八分),薄荷葉(四分)

服用一劑後,疹子開始透出,顏色轉為紅潤;再服用一劑,頭部和身體的疹子漸漸消失,體溫也逐漸下降,幾天後就康復了。如果當時沒有及時用浮萍,以辛涼的方式讓熱氣從皮膚散出,那麼後果可能就難以挽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