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山

《傅青主女科》~ 下卷 (9)

回本書目錄

下卷 (9)

1. 血虛難產五十六

妊娠有腹疼數日,不能生產,人皆曰氣虛力弱,不能送子出產門,

誰知是血虛膠滯,胞中無血,兒難轉身乎,夫胎之成,成於腎臟之精,而胎之養,

養於五臟六腑之血,故血旺則子易生,血衰則子難產,所以臨產之前,

宜用補血之藥,補血而血不能遽生,必更兼補氣以生之,然不可純補其氣也,

恐陽過於旺,則血仍不足,偏勝之害,必有升而無降,亦難產之漸也,防微杜漸,

其惟氣血兼補乎,使氣血並旺,則氣能推送而血足以濟之,是汪洋之中,

自不難轉身也,又何有膠滯之患乎,方用送子丹。

方妙,若頭產交骨不開,加炙龜板尾三錢,生過子婦人頂心髮三錢,洗淨,

用新瓦一個,置火上焙髮成灰,入藥同煎,服下即效。

生黃耆(一兩),當歸(一兩酒洗),麥冬(一兩去心),熟地(五錢九蒸),

川芎(三錢)。

水煎,服二劑而生矣,且無橫生倒產之患,此補血補氣之藥也,二者相較,

補血之味,多於補氣之品,蓋補氣止用黃耆一味,其餘無非補血之品,血旺,

氣得所養,氣生,血得所依,胞胎潤澤,自然易產,譬如舟遇水淺之處,

雖大用人力,終難推行,忽逢春水泛濫,舟自躍躍欲行,再得順風以送之,

有不揚帆而迅行者乎。

白話文:

[血虛導致的難產案例]

懷孕期間,如果腹部疼痛多日卻無法順利分娩,大家常會認為這是因為體力虛弱、氣力不足,無法將胎兒推出產道。

但其實這可能是因為血液不足,使得胎兒在子宮內轉身困難。胎兒的形成,源自於腎臟的精華,而胎兒的成長與養護,則依賴著全身五臟六腑供應的血液。因此,血液充足時,胎兒較容易娩出;反之,血液衰弱時,產程就會變得艱辛。

因此,在生產前,應補充血液。然而,單純補血的效果有限,必須同時補氣,以促進血液生成。但是,也不能單純的大量補氣,因為這樣可能導致身體的陽氣過盛,反而使血液更加匱乏,造成失衡,同樣會導致難產。因此,最好的方式是氣血雙補,讓氣血達到平衡。

一旦氣血旺盛,氣力可以推動胎兒,血液足夠滋潤子宮,胎兒就能順利轉身,不會有血液粘滯的問題。這時,使用「送子丹」作為藥方,效果極佳。

如果初次生產,且產道未能順利打開,可在藥方中加入三錢炙龜板尾,以及三錢已生育女性頭頂的頭髮。先將頭髮清洗乾淨,然後放在新瓦片上,用火烤至頭髮化為灰燼,再與藥材一同煎煮服用,往往能立即見效。

藥方中的成分包括:生黃耆、當歸(需先用酒清洗)、麥冬(需去除心部)、熟地以及川芎。用水煎煮後服用,通常兩劑即可順利分娩,而且不會有胎位不正或倒產的風險。

這個藥方主要是在補血和補氣,其中補血的成分多於補氣的部分。補氣只使用黃耆一種,其餘的成分都是補血的。當血液充足,氣力也能得到滋養;氣力充沛,血液也有依附,子宮得以滋潤,自然能順利分娩。就好比船隻在淺水處,即使使用大量人力也難以推進,但當春水泛濫,船隻自然能輕鬆前行。再加上順風相助,豈不是能乘風破浪,迅速前進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