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毅

《醫方集宜》~ 卷之九 (3)

回本書目錄

卷之九 (3)

1. 別寒熱

痘氣非熱不發,其出非熱不損。未出之前宜大熱以發其毒,卻乃頭溫足冷,不能發其毒,反致攻內,此當熱而不熱也。毒既出,宜表裡和平,長養氣血,助毒成漿,乃反熱,煎熬氣血往來不寧,不能拘收其毒,毒無出路,甚則氣滯血失之患作矣。是皆逆候也。但觀氣粗麵赤,耳尻反熱,耳骫之間,平時冷處,今皆熱,可見熱盛也。

治法在前宜無比散、升麻湯、解毒湯。在後以保元湯加桂助氣血以逐毒也。初發寒熱為實,因血氣與毒火相攻,氣血旺而不受邪觸故也。已出而發則為虛矣。七日前後獨熱者,痘蒸氣血與毒俱盛之過也。七日前後獨寒者,為氣血虛損而毒氣內郁太盛,難治矣。十四日獨熱者,為餘毒易治。

白話文:

痘瘡的發病需要熱邪的推動,疹子才能順利長出,疹子長出也需要熱邪來消解。痘瘡未發之前,應該用溫熱的方法促進毒素排出,如果頭溫腳冷,反而無法發疹,毒素會攻向內臟,這是應該用熱卻不用熱。疹子長出後,應該讓表裡平和,滋養氣血,幫助毒素轉化成膿液,如果此時再用熱法,反而會煎熬氣血,造成氣血運行不暢,毒素無處排出,嚴重時會導致氣滯血瘀等問題。這些都是違背病情發展規律的現象。但如果觀察到病人呼吸粗重,臉色發紅,耳垂和耳後都發熱,甚至平時冰冷的耳廓間也發熱,就可以看出體內熱盛。

治療方法:痘瘡初起宜用無比散、升麻湯、解毒湯等方劑。痘瘡已出則用保元湯加桂枝,以溫補氣血,促使毒素排出。痘瘡初期寒熱交加屬實證,這是因為氣血和毒火互相搏鬥,氣血旺盛,邪氣不易入侵。痘瘡已出則屬虛證。發病七天前後,單獨發熱,是毒邪與氣血都盛的表現;發病七天前後,單獨發冷,則是氣血虛損,毒邪內郁,難以治療;發病十四天單獨發熱,則餘毒較易清除。

2. 寒戰鬥牙 鬥即咬

七日前見寒戰者表虛,鬥牙者內虛也。七日後見寒戰者氣虛極也,鬥牙者血虛極也。氣虛以保元湯加桂以助陽分,血虛以保元湯加芎歸益陰分。有不省人事,閉目無魂,譫語狂煩,撏衣摸縫,鬥牙不已者,此氣血將盡,覆水難收矣。七日前早用保元湯,猶為可治。

白話文:

七天前出現寒戰的人是表虛,牙齒打顫(咬緊牙關)則是內虛。七天後出現寒戰的人是氣虛到了極點,牙齒打顫(咬緊牙關)則是血虛到了極點。氣虛可用保元湯加桂枝來溫補陽氣,血虛可用保元湯加川芎、當歸來滋養陰血。如果病人已經神志不清、閉目無神、胡言亂語、煩躁不安、抓衣摸被、牙齒持續打顫,這表示氣血將盡,已經回天乏術了。七天前及時服用保元湯,或許還有治療的機會。

3. 面目預腫

痘發五六日,面目先腫光亮者,因血有餘,虛陽動作,其氣妄行肉分。七日後氣退毒陷,不可為矣。

白話文:

長痘五六天,臉部先腫且發亮的人,是因為血氣過盛,虛弱的陽氣活動,導致氣血妄行於皮肉之間。七天之後,痘毒之氣消退,毒邪內陷,就無法治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