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方集宜》~ 卷之七 (2)
卷之七 (2)
1. 奪命散 下死胎
2. 產後
3. 調護
經云:婦人產後大須將理。凡產畢時,不問腹痛不痛,先將童便和酒服藥半盞,不得便臥,且宜閉口而坐,須臾扶上床,仰臥宜立膝,又以床頭厚鋪茵褥,勿令風入,以手浣摩心下至臍,使惡露不滯。亦不得問是男是女,恐生女怒氣血逆,速燒磚炭以醋沃之,令常聞醋氣,或燒乾礬向臼盒煙燻,以防血逆血暈之患。且少食白粥,勿令太飽。
如此一七日之後,方可少與醇酒,並須小鹽味,或爛煮羊肉,或鴨雞煮汁,略少用滋味,或食豬蹄肉,或腰子,不可過多,恐成疾滯。若月未滿,不宜多言勞碌憂思,勉強離床,久於行動,久坐,恣食生冷黏硬肥甘魚肉之類,及不避風寒脫衣洗浴,當時未覺太損,滿月之後,即成褥勞,手腳及腰腿痠痛,骨髓間颼颼如冷風吹,雖有良法亦難治療。大抵產婦將息百日方可平復。
若一觸犯,多致身體強直,角弓反張,名曰褥風,遂致不收。又不得夜間獨處,因去新血過多,心虛恐有驚悸。洗濯汙衣不得日曬,免致祟侵。洗面亦不得就下,低頭刮舌刷牙,皆令作逆作暈。此為產家謹護之常法,必使氣血調和,自然安帖。設不依此,即生余疾。所謂婦人非止臨產須憂,產後大須將理。
犯時微若秋毫,病時重如山嶽。知命者可不謹哉!
白話文:
古書上說:婦女產後非常需要好好調理。凡是生產完畢的時候,不論肚子痛不痛,都應該先用小孩的尿液和酒調和,喝半小杯藥酒。喝完不要馬上躺下,應該閉著嘴坐著,過一會兒再扶上床,仰躺時要讓膝蓋立起來。另外,床頭要鋪厚厚的墊子,不要讓風吹進來,用手從心窩下方到肚臍輕輕按摩,幫助排出惡露。也不要問是生男生女,以免因為生女兒而生氣,導致氣血逆亂。要趕快燒紅磚炭,淋上醋,讓產婦常常聞到醋的氣味,或是燒乾的明礬放在臼盒裡燻煙,以預防氣血逆亂或昏厥。飲食上要少量吃白粥,不要吃太飽。
這樣經過七天之後,才可以稍微喝一點醇酒,並且要加一點鹽調味,或是吃煮爛的羊肉,或用鴨、雞煮汁,稍微加點調味。也可以吃豬蹄肉或腰子,但都不能吃太多,以免造成身體不適。如果還沒滿月,不應該多說話、勞累、憂愁或胡思亂想,也不要勉強下床,長時間走動、久坐,或隨意吃生冷、黏膩、堅硬、油膩的食物或魚肉,以及不避寒風、脫衣洗澡。當時可能不覺得有太大的損害,但滿月之後,就會變成產後虛勞,手腳、腰腿痠痛,骨頭裡感覺像有冷風吹進,即使有好的治療方法也很難治癒。一般來說,產婦要好好調養一百天才能恢復。
如果稍有觸犯禁忌,大多會導致身體僵硬、角弓反張,這就叫做產後風,往往難以治好。另外,產婦晚上不能獨處,因為剛生產完,失血過多,心虛容易受到驚嚇。洗過的髒衣服不要曬太陽,以免招來不好的東西。洗臉也不能彎腰,低頭刮舌苔、刷牙,都容易引起頭暈。這些是產後居家護理的基本方法,一定要使氣血調和,自然就會平安順遂。如果不依照這些方法,就會產生其他疾病。所以說,婦女不只是生產時需要擔心,產後更需要好好調理。
犯禁忌時,可能像秋毫一樣微小,但生病時卻像山岳一樣嚴重。了解這些道理的人,怎麼能不謹慎小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