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毅

《醫方集宜》~ 凡例八款 (1)

回本書目錄

凡例八款 (1)

1. 病源

有血虛、有痰火、有思慮、有驚忤

白話文:

造成疾病的原因,有可能是因為身體的血液不足,也有可能是因為體內有痰和火氣,還可能是因為思慮過多,或是受到驚嚇。

2. 形證

怔忡者心中怯怯,如人將捕之狀,惕然動搖,不得安靜,無時而作也。

驚悸者,驀然驚跳,心慌戰動,欲厥之狀,有時而作也。

健忘者,謂陡然恍惚而忘其事也。

丹溪云:忡病屬血虛者,有慮便動;屬氣虛時作時止者,痰因火動;瘦人多是血少;肥人多是痰;時覺心跳者亦是血少。怔忡無時,驚悸有時而作。

白話文:

[形證]

怔忡指的是心中膽怯不安,好像有人要抓你一樣,內心恐懼顫抖,無法安靜下來,這種情況隨時都可能發生。

驚悸指的是突然受到驚嚇而跳起來,心慌意亂,身體顫抖,好像要昏厥一樣,這種情況偶爾才會發生。

健忘指的是突然精神恍惚,忘記自己要做的事情。

朱丹溪說:怔忡這個病如果是屬於血虛的,通常是因為思慮過多而發作;如果是屬於氣虛的,則發作起來時好時壞;如果是因為痰火引起的,多半是痰阻礙氣的運行,火氣上衝導致;體型瘦的人多半是因為血虛;體型肥胖的人多半是因為痰多;常常感覺到心跳加快也多半是因為血虛。怔忡是隨時都可能發作,而驚悸則是偶爾才發作。

3. 脈法

寸口脈浮而弱,血虛驚悸;脈沉而滑,痰飲蓄積。

白話文:

手腕寸口部位的脈象,如果摸起來是浮在表面又虛弱無力,代表是血虛導致的心悸;脈象沉在裡層又滑溜流暢,代表體內有痰飲積聚。

4. 治法

一遇事驚擊、遇險臨危、觸事喪志,心為之忤而成驚悸者,宜用 龍齒湯、安神丸、定志豁痰湯

一心虛而有郁痰,則胸中漉漉,心不自安而成怔忡者,宜用 茯苓飲、十全溫脾湯

一思慮過度,損傷心氣,健忘失記,宜用 養心湯、歸脾湯、定志丸

白話文:

如果遇到事情受到驚嚇、遇到危險、碰到事情就意志消沉,導致心臟功能失常而產生心悸,適合使用龍齒湯、安神丸、定志豁痰湯。

如果因為心氣虛弱而有痰鬱積,導致胸口感覺不安穩、心神不寧而出現心悸怔忡,適合使用茯苓飲、十全溫脾湯。

如果因為思慮過度,損傷心氣,導致健忘、記憶力下降,適合使用養心湯、歸脾湯、定志丸。

5. 治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