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方集宜》~ 凡例八款 (1)
凡例八款 (1)
1. 心腹痛門
2. 病源
外感寒邪 內傷生冷 七情氣結
夫心痛者是胃脘當心痛也。蓋胃為水穀之海,主容納五穀,喜溫而惡寒。或外受寒冷之邪,或內傷生冷之物,及七情不順,鬱結成痰,妨礙升降,是以清陽之氣不升,濁陰之氣不降而為痛矣。古方心痛有九種,曰蟲痛,曰疰痛,曰風痛,曰悸痛,曰食痛,曰飲痛,曰寒痛,曰熱痛,曰來去痛是也。其痛雖分九種,未有不因飲食寒邪鬱結而成也。
大抵腹中諸痛,皆由勞役過甚,飲食不節,中氣不足,寒邪乘虛而入,與氣相搏,故猝然而痛。也有宿食停於腸胃,結滯而作痛者;有痛而嘔者;有痛而泄者;有痛而大便不通者;有真心痛者,其痛甚,手足青者,死不治。症各不同,當辨其寒熱虛實,隨其所得之由而施治之。
臨病之際,尚宜審焉。
白話文:
病因
外感風寒,內傷生冷食物,或是因為情緒不佳導致氣血鬱結。
所謂的心痛,其實是指胃脘(胃部)這個位置的疼痛。胃是容納食物的場所,主要消化五穀,喜歡溫熱而厭惡寒冷。可能是因為外感寒邪,或吃太多生冷食物,又或是因為情緒不順暢,導致痰濕鬱結,阻礙氣機的升降。這樣一來,清陽之氣無法上升,濁陰之氣無法下降,就會產生疼痛。古代醫書將心痛分為九種,包括蟲痛、疰痛、風痛、悸痛、食痛、飲痛、寒痛、熱痛、來去痛等等。雖然疼痛的種類很多,但都離不開飲食不當、寒邪侵襲、氣血鬱結這些原因。
總的來說,腹部的各種疼痛,大多是因為過度勞累、飲食不節制、中氣不足,導致寒邪趁虛而入,與體內氣血相互搏擊而產生突發的疼痛。也有可能是因為宿食積存在腸胃裡,導致阻塞而引起疼痛;有些人會痛到嘔吐;有些人會痛到腹瀉;有些人會痛到大便不通;還有一種是真正的心痛,這種疼痛非常劇烈,甚至會導致手腳發青,通常是無法治癒的。這些症狀各有不同,應當仔細分辨其寒熱虛實,並根據病因來施以治療。
在診治疾病的時候,務必仔細審查各種情況。
3. 形證
丹溪云心痛即胃脘痛,雖日數多,不吃食不死。若痛方止,便與飲食,其痛復作,必須藥後少待,方與飲食。戴云寒痛者,綿綿痛而無增減者是也。時痛時止,是蟲與熱也。死血痛者,每痛有常處,不行移者是也。食積痛者,痛欲大,便利後則痛減者是也。
凡心腹痛,有虛寒、實積、蟲齧、死血,當驗症處治。有以物抵按痛處即止者是虛痛,若不能近手摩按者是實痛。亦有蟲痛者,發則面斑白,唇紅,思食時作時止,此蟲齧痛也。也有素好飲熱酒,以致死血留於胃口,亦能作痛,遇熱飲則痛止,是血得熱則散也。
白話文:
丹溪說心痛就是胃脘痛,即使痛很多天,只要不吃東西就不會死。如果剛止痛就馬上吃東西,疼痛就會再次發作,必須要吃藥後稍等一下才能進食。戴氏說寒痛的特點是持續隱隱作痛,沒有加重或減輕的情況。時痛時止的,是蟲或熱引起的。死血造成的疼痛,每次痛的位置都固定,不會移動。食物積滯造成的疼痛,痛感強烈,大便後疼痛就會減輕。
凡是心腹痛,有虛寒、實積、蟲咬、死血等原因,應根據病症對症治療。如果按壓疼痛部位疼痛會減輕,那就是虛痛;如果不能讓人觸摸按壓,那就是實痛。也有蟲痛的,發作時臉色蒼白,嘴唇發紅,想吃東西,但疼痛時發時止,這是蟲咬造成的疼痛。也有人平時喜歡喝熱酒,導致死血留在胃部,也會引起疼痛,遇到熱飲疼痛就會停止,這是因為血遇熱就會散開。
4. 脈法
脈訣云:沉緊,心中逆冷痛;左手脈數熱多,脈澀死血;右手寸口脈緊盛,有食積;心腹痛脈沉細,宜或然浮大,即傾危。
白話文:
脈象口訣說:脈象沉而緊,表示心中有寒氣,導致逆冷疼痛;左手脈搏跳動快速且有熱象,脈象不流暢,代表體內有瘀血將導致死亡;右手寸口脈搏緊而有力,代表有食物積滯;心腹疼痛時,脈象沉細,如果脈象突然轉為浮大,就表示病情危險。
5. 治法
一傷寒中脘痛太陰也,宜用 理中湯、小建中湯、治中湯
一臍腹痛少陰也,宜用 真武湯、附子湯
一小腹痛厥陰也,宜用 正陽散、四逆湯
一客寒犯胃作痛者,宜用 草豆蔻丸
一七情氣鬱痛連心胃者,宜用 七氣湯、指迷七氣湯
一食積阻滯不通作痛者,宜用 化滯丸、木香檳榔丸、保和丸
一虛氣作痛宜用 二陳合四君子湯、參朮散
一死血作痛宜用 桃仁陳氣湯
一胃中熱鬱作痛者,宜用 梔子仁(薑汁炒) 佐以行氣之藥
一諸痛不可過用補藥,蓋痛因不通,通則不痛,補藥能滯氣也
一心腹痛病須分新舊,若明知身受寒氣,口吃冷物而得者,於初得之時宜與溫散溫利之藥,若病得之久久,則成鬱郁而生熱,必用炒梔子仁兼以化郁之藥,則邪易伏而痛易除矣
白話文:
治療方法
一、傷寒引起的胃脘疼痛,屬於太陰經的問題,適合使用理中湯、小建中湯、治中湯等方劑。
二、肚臍周圍或腹部疼痛,屬於少陰經的問題,適合使用真武湯、附子湯等方劑。
三、小腹疼痛,屬於厥陰經的問題,適合使用正陽散、四逆湯等方劑。
四、因外來寒邪侵犯胃部引起的疼痛,適合使用草豆蔻丸。
五、因情緒不佳導致氣鬱,連帶心胃疼痛,適合使用七氣湯、指迷七氣湯等方劑。
六、因食物積滯,阻塞不通引起的疼痛,適合使用化滯丸、木香檳榔丸、保和丸等方劑。
七、因虛弱導致氣虛作痛,適合使用二陳湯合四君子湯、參朮散等方劑。
八、因瘀血引起的疼痛,適合使用桃仁承氣湯。
九、胃中鬱熱引起的疼痛,適合使用炒過的梔子仁(用薑汁炒),並搭配行氣的藥物。
十、各種疼痛都不宜過度使用補藥,因為疼痛是因為氣血不通暢,通暢了就不會痛。補藥容易使氣滯留。
十一、心腹疼痛需要區分新舊病症。如果明確知道是因身體受寒或吃了生冷食物引起的,在剛開始發病時適合使用溫散、溫通的藥物。如果病程較久,則容易鬱積生熱,必須使用炒過的梔子仁,並搭配化解鬱結的藥物,這樣才能使邪氣消退,疼痛消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