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毅

《醫方集宜》~ 凡例八款 (1)

回本書目錄

凡例八款 (1)

1. 病源

經曰:營者,水穀之精也。生化於脾,總統於心臟,受於肝,宣布於肺,施泄於腎,灌溉一身。故目得之能視,耳得之能聽,手得之能攝,足得之能步,髒得之能液,腑得之能氣。是以出入升降者,濡潤宣通者,由此使之然也。注之於脈,少則澀,充則實,常以飲食日滋,故能陽生陰長,變化而為血也。

蓋人身之血,由水之行地中,隨氣而行,通貫經絡,無處不致。血為營,氣為衛。營行脈中,衛行脈外,相隨上下,營養五臟六腑,四肢百骸者也。苟或營衛失調,或為七情四氣所幹,以致諸病生焉。故其致病也,易調治也難。

有因飯食過飽,負重傷胃而吐血者;有因勞傷心肺而咳血者;有因思慮過多,傷心而咯血者;有因怒傷肝氣而嘔血者;有因火熱傷肺而衄血者;有因膀胱蘊血而溺血者;有因大腸風熱而便血者。大抵血得熱則行,得寒則止。凡諸血病,未有不因熱傷氣亂而作也。臨病宜詳焉。

白話文:

經書上說:營,是指水穀精微的物質。它在脾胃中產生轉化,由心臟統領,經過肝臟受納,在肺宣發布散,再由腎臟施泄,灌溉全身。所以眼睛得到它的滋養就能看見,耳朵得到它的滋養就能聽見,手得到它的滋養就能抓握,腳得到它的滋養就能行走,臟腑得到它的滋養就能產生津液,腑得到它的滋養就能產生氣。因此,身體的出入、上升、下降,以及濡養、潤澤、宣通的功能,都是靠它來實現的。營氣注入到脈管中,如果不足就會使脈象澀滯,如果充足就會使脈象充實。營氣常常依靠飲食的滋養而日益增長,所以能夠使陽氣生發,陰氣滋長,變化成為血液。

人體的血液,就像水在地底運行一樣,隨著氣的運行而運行,貫穿經絡,無處不到。血屬於營,氣屬於衛。營氣在脈管中運行,衛氣在脈管外運行,兩者相互跟隨,上下運行,營養五臟六腑和四肢百骸。如果營衛失調,或者受到七情或四時不正之氣的干擾,就會導致各種疾病產生。所以,疾病發生的原因容易了解,但治療起來卻很困難。

有的因為吃太飽,負重損傷胃部而吐血;有的因為過度勞累損傷心肺而咳血;有的因為思慮過多,傷及心臟而咯血;有的因為發怒損傷肝氣而嘔血;有的因為火熱損傷肺臟而流鼻血;有的因為膀胱積蓄瘀血而小便出血;有的因為大腸有風熱而大便出血。總的來說,血遇熱就會運行,遇寒就會停止。所有出血的疾病,沒有不是因為熱邪損傷氣機紊亂而發生的。臨床治療時應該詳細考察這些情況。

2. 形證

戴雲嘔血者,嘔吐全血者是也;咳血者,嗽出痰內有血者是也;咯血者,咳出皆是血疙瘩是也;衄血者,鼻中出血也;溺血者,小便出血也;下血者,大便出血也。名雖有六,俱是熱症,但有新舊虛實之不同。或妄言為寒者,誤也。

白話文:

所謂的「戴雲嘔血」,指的是吐出來的都是鮮紅的血;「咳血」指的是咳嗽時痰中帶血;「咯血」指的是咳出來的都是血塊;「衄血」指的是鼻子出血;「溺血」指的是小便時帶血;「下血」指的是大便時帶血。以上這六種出血症狀,雖然名稱不同,但都是屬於熱症,只是有新發病、舊病、虛證、實證的差異。如果有人隨意說是寒症引起的,那就錯了。

3. 脈法

凡見血之脈宜數,不宜洪大。

白話文:

凡是見到有出血情況時,脈象應該偏快,不應該是洪大有力。

4. 治法

吐血、嘔血

一、因飽食負重吐血從胃中出者,宜用;蒲黃消血散

一、吐血色紫,胸中覺悶,形實者,宜用;桃仁承氣湯

一、血妄溢不能止者,宜用;必勝散

一、因怒傷肝而嘔血者,宜用;桃仁地黃湯

一、因薄厥病宜用;紅花牡丹皮散、當歸龍薈丸

一、熱血妄溢嘔吐不止者,宜用;涼血地黃湯

一、嘔血是火載血上錯經妄行者,宜用;黃芩降火湯

○咳血、咯血

一、勞傷心肺咳嗽咯血

一、先吐紅後見痰嗽者,是陰虛火動,宜用;四物湯為主,加清痰降火之藥

一、先痰嗽後見紅者,是痰火積熱,宜用消痰降火為主,加清熱之藥

一、因走急勞傷心肺咳嗽痰火宜用;茯苓補心湯

一、咳血內見紅絲者,名血絲線,此傷心氣久必成癆瘵之症,最難治

一、思慮傷心咳唾痰血宜用;門冬飲

一、咯血宜用;蔞實貝母湯

一、唾血出於腎,乃陰火升於肺,以滋陰為主,宜用;五味柏皮湯

○衄血

一、鼻出血謂之衄血,宜用;清肺飲子

一、衄血久不止,脈洪大者,宜用;天門冬飲、犀角地黃湯

一、治衄血,用頭髮灰吹鼻孔內,仍用藕節側柏葉搗汁飲之即止;涼血地黃湯

○溺血

一、溺血,便尿出血也,此乃下焦結熱,宜用;小薊飲子

一、血虛有熱小便出血者,宜用;四物湯加;牛膝、茯苓

一、血實有熱小便出血而痛者,宜用;四物湯加;梔子、鬱金、大黃、瞿麥,或用當歸承氣湯

一、因心腎不交,水火不濟,小便出血者,宜用;門冬地黃湯

一、尿血不止者,宜用;槐花龍骨散

一、溺血,用青州蒂餅火煅存性為末,空心用滾白湯調下,或清心蓮子飲

○下血

一、大腸熱毒下血宜用;芍藥黃連湯、四制香連丸、涼血地黃湯

一、濕毒下血宜用;槐花散,或胃風湯、升麻除濕和血湯

一、糞後下紅謂之遠血,宜用;伏龍肝散

一、腸澼下血,水穀與血一派唧出者,宜用;涼血地黃湯、當歸和血散

一、腸風下血久不止者,宜用;黃連阿膠湯

白話文:

吐血、嘔血

一、因為吃太飽或搬重物導致吐血,血從胃裡出來,適合用蒲黃消血散。

一、吐出來的血是紫色的,胸口覺得悶,身體強壯的人,適合用桃仁承氣湯。

一、血亂流不止,適合用必勝散。

一、因為生氣傷到肝而嘔血,適合用桃仁地黃湯。

一、因為暈厥引起的嘔血,適合用紅花牡丹皮散或當歸龍薈丸。

一、熱血亂流,嘔吐不止,適合用涼血地黃湯。

一、嘔血是因為火氣把血帶到不該去的地方,適合用黃芩降火湯。

咳血、咯血

一、因為勞累傷到心肺,導致咳嗽咯血。

一、先吐紅色的血,之後才出現痰嗽,這是因為陰虛火旺,適合用四物湯為主,加上清痰降火的藥。

一、先痰嗽,之後才出現紅色的血,這是因為痰火積熱,適合用消痰降火為主,加上清熱的藥。

一、因為走太快,勞累傷到心肺,導致咳嗽痰火,適合用茯苓補心湯。

一、咳出來的血裡面有紅色血絲,這稱為血絲線,是傷到心氣,時間久了會變成癆病(肺結核),非常難治。

一、因為思慮過度傷到心,導致咳嗽吐痰帶血,適合用門冬飲。

一、咯血適合用蔞實貝母湯。

一、吐血是腎陰虛導致虛火往上衝到肺,應該以滋陰為主,適合用五味柏皮湯。

衄血

一、鼻孔出血稱為衄血,適合用清肺飲子。

一、鼻出血很久都止不住,而且脈搏洪大,適合用天門冬飲或犀角地黃湯。

一、治療鼻出血,可以用頭髮燒成灰吹入鼻孔,同時用藕節和側柏葉搗汁喝下就能止血,也可以用涼血地黃湯。

溺血

一、溺血是指大小便出血,這是下焦有熱,適合用小薊飲子。

一、因為血虛有熱導致小便出血,適合用四物湯加上牛膝和茯苓。

一、因為血實有熱導致小便出血,而且會痛,適合用四物湯加上梔子、鬱金、大黃、瞿麥,或者用當歸承氣湯。

一、因為心腎不交,水火不協調導致小便出血,適合用門冬地黃湯。

一、尿血不止,適合用槐花龍骨散。

一、溺血可以用青州蒂餅燒成炭,磨成粉,用開水空腹吞服,或者用清心蓮子飲。

下血

一、因為大腸有熱毒導致下血,適合用芍藥黃連湯、四制香連丸或涼血地黃湯。

一、因為濕毒導致下血,適合用槐花散,或者胃風湯、升麻除濕和血湯。

一、大便後才發現血,稱為遠血,適合用伏龍肝散。

一、腸胃病導致下血,血和水穀一起拉出來,適合用涼血地黃湯或當歸和血散。

一、腸風下血很久都止不住,適合用黃連阿膠湯。